摘要:厦门自贸委政策法规局洪晓东表示,片区目前共有推行税控发票网上申领系统、手机领票便捷服务、税收服务自助双向电子取件模式、涉税电子文书网上送达服务、国地税协同开展重点税源直报、线上+线下刷脸实名办税模式、税案双查机制、手机微信端线上银税互动等8项举措被评为全国首创,其中,“银税互动”获评福建自贸试验区最佳创新举措。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厦门自贸片区紧紧围绕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平台建设为抓手,主动对标国际先进、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有效推进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经验。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厦门自贸片区紧紧围绕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平台建设为抓手,主动对标国际先进、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有效推进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经验。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5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416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82项;27项厦门经验获得全国推广;5个厦门样板入选“最佳实践案例”,约占全国的12%。

贡献厦门经验

82项举措全国首创

为了让更多纳税人便利办税,税务服务部门在厦门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新增咨询专岗,由业务骨干轮班值守,为纳税人快速、准确、高效提供涉税专业咨询辅导。

厦门自贸委政策法规局洪晓东表示,片区目前共有推行税控发票网上申领系统、手机领票便捷服务、税收服务自助双向电子取件模式、涉税电子文书网上送达服务、国地税协同开展重点税源直报、线上+线下刷脸实名办税模式、税案双查机制、手机微信端线上银税互动等8项举措被评为全国首创,其中,“银税互动”获评福建自贸试验区最佳创新举措。

疫情下,不少外贸企业承受着资金周转的巨大压力。针对进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厦门海关向辖区积极推广“关数e”普惠金融产品,通过在海关系统的通关记录,企业就能向银行申请低息贷款。据厦门海关所属东渡海关综合业务一科副科长陈伯君介绍,自2月25日全面复工复产至今,已有125家外贸企业获得1.24亿元的银行预授信额度,成为复工达产“利器”。制度创新,一批又一批以前想不到甚至不敢想的举措正在变成现实,其中22项厦门经验入选福建自贸试验区30个最佳创新举措。

持续求新求变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梳理厦门自贸片区挂牌成立以来推出的系列创新举措,内容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对台交流合作、事中事后监管及法制化环境建设等多个领域。观察这些创新举措及详细做法,其共同的出发点是助力企业及产业发展。

不久前,SITKWANGYANG船舶靠泊厦门海天码头,凌晨3点30分开始作业,4点28分进口重箱顺利出闸,实现了卸船直提。“进口重箱从船舶靠泊到提箱出场仅用不到一个小时,比传统作业模式节约一天以上的时间,解决了进口企业急需提货的需求。”厦门自贸委规划建设局庄永忠表示,“卸船直提”服务模式极大提升货物的流转速度,节约了经济和时间成本,有效助力企业在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是厦门跨境贸易便利化又一重要举措。

受益于制度创新,厦门自贸片区的新业态加快发展、新平台正在形成。片区创新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推动9610出口免征不退、1210保税备货等新业务模式落地。据统计,前两个月,厦门自贸片区纳统的跨境电商9610进出口82.03万件、货值1.44亿元,同比增长1152.24%;1210保税备货进口988件、货值212.59万元,同比增长25678.41%,形成了以“园区+龙头企业”引领构建的跨境电商生态圈层。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创新的‘苗圃’,我们将继续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全力推动改革系统集成,集中破解制约产业发展、影响项目落地的瓶颈问题。”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数据显示,厦门自贸片区以占全市2.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13.6%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时,持续吸引优质、高端生产要素集中集聚,有效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南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