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一词在所有人心中几乎都是集善良、勤劳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化身,也许是隔代亲的缘故以前对儿女辈严格要求的老人,对后辈都是格外宠爱变得特殊对待了起来,每次回老家公婆都会准备一桌孩子爱吃的。

孩子们只要放假就会嚷着要去爷爷奶奶家玩,老家的吸引力远比城里大许多,村子里可以肆意的奔跑,就算是院子里的泥巴沙子也宝贝的不得了,关键是两个老人特别疼孙子们,小叔子帮着父母准备午饭。

一口土灶上的大锅可以烧许许多多的美食,奶奶忙着酿酒好让孩子们可以尽早吃上,冬至一过就是晒腊肉的季节了,公婆说家里养的年猪准备等我们什么时候有空回来杀,灌肠、晒腊肉一家人坐一起吃杀猪菜。

农村的柴火灶做饭就是香,十几元一斤的咸鱼干加上点小米椒和蒜上锅一蒸,就是一道美味的下饭菜。大人和孩子都特别喜欢吃,回到老家孩子们都不挑食了自己剩饭夹菜吃得饱饱的。

猪肚炖鸡吃的只剩下一些肉了,孩子们特别喜欢吃土鸡汤拌饭,老人疼孩子对儿媳比自己的女儿还要好,每次回去总让我们不要带菜,自己家有肉有菜比买的要好吃和有营养。

公婆总是最后上桌吃饭,屋里屋外的活多每次烧好饭叫好几次总是说,“快了,你们先吃”。满满一桌的农家菜乡土味十足,只要有空了就会回去帮着干农活,爷爷奶奶也喜欢孩子们常回来。

在农村大人在桌上吃饭,稍微小的孩子喜欢安静的坐在一旁的板凳上吃饭,孩子自小就和老人亲近喜欢回老家玩,还说爷爷奶奶家的饭菜要香,为此,每次回去婆婆都拿一堆的土特产。

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的笋条,一上餐桌每个人都迫不及待的先夹一根,爷爷以前就是村子里出了名的会烧菜,如今上了年纪饭菜没有以前讲究了,让我这个小辈自叹不如。

农村人实在大家一起吃饭要顾每个人的口味,有清淡、口重还有简单复杂的,大家光顾着吃饭饭桌上没说几句话,把一桌子菜打扫光一家人吃到打饱嗝才满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