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海城西,黄浦江畔,俯瞰形如一枚银色“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万商云集、高朋满座。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这里盛大开幕。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受邀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参加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三场平行论坛之一的“贸易与开放”论坛活动,作为重要发言嘉宾,与国际产学界大咖一起围绕“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开放驱动新一轮贸易发展”主题展开思想碰撞。

上午9时45分,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万众期待中正式拉开帷幕,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建红与所有与会嘉宾一同全程参与,会后他表示:开放发展是时代大势,不可阻挡,也是解决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总书记讲话振奋人心,坚定了我们走开放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我们既要在扩大开放中发展好自己,也将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扩大与世界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下午3时,李建红作为重要发言嘉宾受邀参加在国家会展中心4.2馆举办的“贸易与开放”平行论坛。在嘉宾主题发言环节,李建红用一句“招商局既是贸易与开放的践行者,也是贸易与开放的受益者”深情开场。他与来宾分享道,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已有百年历史的招商局在深圳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蛇口工业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蛇口从昔日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人均GDP超过6万美元的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

近五年来,招商局又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认真总结蛇口综合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把“前港-中区-后城”的招商蛇口商业模式,复制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实践证明,中国企业过去40年快速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未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们既要加大引进来的力度,也要加快走出去的速度。

在讨论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时,李建红认为,自由贸易区利用区域内较低关税和便利条件,吸引外来投资,形成扩散和示范引领效应,促使其他区域推进自由贸易建设,最终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他举例说,招商局与深圳市共同建设的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片区之一。片区每平方公里的企业密度在中国居首,税收以年均增长170%的速度倍增;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率超过200%。

在讨论“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机遇时,李建红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贸易增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关键是要寻找一种好的商业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以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较多的是承揽工程项目或投资收购资源,传统的港口、航运业务也只是实现了货物的简单位移,与当地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不够。近年来,招商局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在港口后方建设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带领中小微企业来园区投资,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当地就业、改善当地民生。慢慢地人气聚集了,配套完善了,城市也就随之发展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前港-中区-后城”蛇口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发展当地经济,又能使企业投资取得合理回报,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在回顾招商局自身的发展经验后,李建红最后总结时指出,企业参与全球贸易发展,要坚持立足长远、把握当下、拥抱变化,不断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