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胃不舒服,不吃饭了

也不管人家是胃疼胃酸胃溃疡

四面八方都会响起同一个声音:

喝粥吧,养胃!

似乎和多喝热水拥有同等魔力

可“喝粥养胃”这事到底是真是假?

一句话:因人而异!

粥虽好

但也不是万能的!

尤其要杜绝以下几个误区

不少人认为粥养胃。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

因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可以帮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这同样不利于消化。

因此胃病患者(罹患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不宜老喝粥,而应选择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细嚼慢咽,促进消化。

三餐不能都喝粥

这个错误老人常犯。适当喝粥确实有益,但不可顿顿喝。

粥属于流食,在营养上与同体积的米饭比要差。且粥“不顶饱”,吃时觉得饱了,但很快又饿了。

长此以往,老年人会因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

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营养。将粥煮得稠一些,配个肉菜,或在两餐之间吃些点心等,都能补充能量。

冰粥不可取

冰粥是夏天的热卖食品,但它不适合体质寒凉、虚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

冰粥喝多了不仅会使人体的汗毛孔闭塞,导致代谢废物不易排泄,还有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糖尿病人要适量

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饿,而且粥具有消化快的特点,所以很容易让人吃了很快又想吃;粥本身在短期内还容易被身体所吸收,导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动过大。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适量喝粥,每次一小碗即可。中国的喝粥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据历史记载,喝粥增寿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非常喜欢喝粥,七十多岁牙齿还非常好,耳朵聪灵,双眼明亮,最终活到85岁的高寿。

每天吃一碗粗粮粥,可以让人少生病,尤其可以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由此可见,喝粥是可以让人延年益寿的,但前提是要会喝粥。

不同人喝粥有不同

粥的种类多种多样,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来说,喝粥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孩子和老年人:煮软烂

老年人及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由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吃太多粗粮,会增加胃肠负担。

可选择小米、大黄米、糙米等易消化的粗粮,烹调时要把粥煮得软烂黏糊些,以利于消化吸收。

体力劳动者:加坚果

体力劳动较多的人和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对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需求量较大。

除了选择燕麦等蛋白质较高的粮食熬粥外,还可以加些花生、核桃碎、瓜子仁等坚果种子,不但能补充营养,还能使粥的香味更浓。

应酬多的成年人:添杂豆

长期坐办公室活动量少,很容易囤积脂肪,而且平时免不了喝酒应酬,对肝脏和肠胃功能都不利。

可在粥中加入杂豆(如红豆、绿豆)及蔬菜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利于脂肪、胆固醇代谢,同时也能保持血糖稳定。

电脑一族:多深色原料

办公室一族经常面对电脑,可在粥里加些护眼食物,如深色的大黄米、小米、黑米、紫米、枸杞、胡萝卜等。

大黄米、小米等深色食材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在人体能转化为维生素A,有益眼睛健康;

而黑米和紫米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能抵抗眼睛衰老。

喝粥有4好

煮米饭:米水比是 1:1.2~1.5(重量比)

煮粥:通常米水比为 1:6~10

也就是说,粥里的水分几乎高达 90%。

粥里的水和淀粉结合,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慢,在身体里留存的时间长,非常适合干燥的秋冬。

热量低帮助减肥

通常,一碗米饭的大米,可以煮出 4 碗粥。

同样的粮食,煮成粥比煮成饭体积大多了,也就比较容易「水饱」。

100 g 大米饭超过 100 千卡,而 100 g 粥只有 30 千卡。

吃了一碗米饭还要再添饭的人比比皆是,但喝了三四碗粥还停不下来的人,恐怕并不多。

所以说,喝粥——特别是杂粮豆粥,饱腹感更强,有助于减肥。

容易消化,胃肠轻松

在肠胃不舒服、消化不好,或是肠道感染腹泻的时候,医生常常会推荐喝粥。

这是因为,相比其他主食,粥容易消化得多。

即便是杂粮豆,只要煮得足够软,一般也不会给肠胃带来很大负担。

比如过年过节吃了太多油腻食物,可以喝两餐粥,让胃肠暂时休息一下。

让吃粗粮不在难

杂粮、杂豆虽然营养好,但如果直接当饭煮,会比较硬,难以下咽。

而煮粥之后,柔软湿润,美味程度大大提升,从此吃粗粮不再难。

所以,粥虽然是易消化的食物,但是喝粥也是有讲究的。

正确喝粥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来源: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