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茶是南澳岛对本地茶的一种称呼,据说南宋末帝赵昺曾徙驻于南澳岛,岛上留有南宋时期的古井等设施,当地人也以宋名茶。这样一来,一个积弱的王朝和败走逃难的末代皇帝,便和我们正在喝的茶联系起来。

南澳岛上的宋茶

就茶种来看,宋茶属于凤凰单丛的一种,但和凤凰单丛中的“宋种”不能等同。就工艺而言,宋茶也是乌龙茶的做法,有清香和浓香之分,香味都浓郁,带点儿花香。

南澳岛上的宋茶

宁泽浩是村里的产茶大户,他自己就有小型的茶厂,一年的产量有3000多斤。宋茶以春秋两季最佳,工序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晒青、摇青、杀青、揉青、塑型等,而村里的塑型环节至今仍用木柴炉子来烘茶,到最后烘焙则采用温度更易控制的电烘炉。

南澳岛上的宋茶

若论名气和工艺水平,宋茶并不出众,但其最难得之处在于生长环境。喝茶不仅是品味一个地方的制茶工艺,更是品味一个地方的阳光和水土,工艺只是将这种大自然的馈赠进行凝练与提取的方式,进而让自然的滋味能够得到保存和享用。

南澳岛上的宋茶

而宋茶的生长环境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海洋的阻隔,南澳岛拥有一个几近封闭的生态体系。而且,南澳岛上以山地为主,后花园村处于海岛主峰果老山北侧,海拨在350到450米之间,山高雾多,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南澳岛上的宋茶

这里很少见成片的平地,开发成梯田也有难度,因此茶园便只能一小撮一小撮地散布在山林里,这使得其茶叶的生长环境如同野生。

一般农家都为制茶小户,一年的采制量只有两三百斤。在牛头岭自然村,正好遇到老农将茶叶摘回摊晾。从茶青可以看出,叶肉较为细薄,不像铁观音那么肥厚。牛头岭村有统一的制茶作坊,公家出钱建设小茶厂和揉捻机、烘炉等做茶机械,供村民们自行使用,但村民需要自备木柴。

第一时间给您带来最新的岛内及周边信息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南澳海岸,一路相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