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解读:这个榜单全国百强郑州第18,郑州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密码”在这儿……

△《郑州日报》报道截图

△《郑州晚报》报道截图

发挥政策叠加优势 加快动力结构转换 推进集群集聚发展增强科技创新实力

郑州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

在近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数白皮书》暨“产业竞争力百强城市”榜单中,郑州登榜排名第18位。记者从我市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我市抓住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动力转换,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郑州制造”走向全国和全世界,产业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

△热火朝天的郑州日产总装车间

据此次榜单发布方,国家级智库、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的赛迪顾问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产业,这次赛迪顾问抛开过去单一GDP评价方法,用公开计算方法和量化数据来源进行评价,从规模实力、产业密度、创新能力、绿色发展和营商环境等维度筛选10个指标,对各城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其中规模实力包括区域生产总值、工业企业总利润;产业密度包括单位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地均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创新能力包括国内上市公司总营收、人均专利授权量;绿色发展包括城市绿地面积比重、单位生产总值排放废水量;营商环境指新增市场主体数。

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郑州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中部地区崛起、国家中心城市、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交通综合枢纽示范城市、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等国家重大战略平台落地郑州,使郑州成为国家政策叠加优势突出的内陆城市,为郑州产业竞争力提升打下良好的战略基础。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191.3亿元,比2013年增加近百亿元。

△服装产业

我市大力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两大战略支撑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作用不断增强,现代食品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家居和品牌服装制造业产业加快转型发展,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凸显。2017年,全市七大主导产业增长10.5%,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0.9%,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6.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6个百分点。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3046.7亿元,电子信息工业产值达到3604.2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080.2亿元,生物及医药产业产值达到200.7亿元,四大战略性产业完成产值8931.7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55.8%。

△装备制造业

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日益显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支撑郑州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市大力发展成为以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航空产业、铝精深加工、非金属制品和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2017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555.9亿元,增长10.1%,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方面,2017年全市高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07.1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12.8%。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建成企业技术中心664个,成为全市企业技术创新重要支撑。

△格力生产线

营商环境方面,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对标国内外一流标准,通过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简化企业登记程序等6项举措,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在今年8月底前已全面压缩至4天以内,2019年1月1日起将压缩至3天以内。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已超过100万户。

“百强榜”里看金水发展

第六届国家城市发展市长论坛日前发布的“中国百强区”榜单中,作为我省唯一上榜者,金水区位列第25,为中部地区排名第一的地级市市辖区。

百强之强,首要的是经济实力过硬。

金水区实现惊人一跃起始于2016年,这一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17年达到1204亿,增速9.5%,财政总收入增长21.1%,达22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达5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达773亿元,经济运行态势呈现近年来最好水平。

基于此,《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的“定性分析”是,金水区地区生产总值高于百强区平均水平,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是百强区平均水平的15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民生幸福和效益效能均高于百强区平均水平。

百强之强,还在于产业优势突出。

效益效能,持续提升。金水区迄今共引进总部企业85家,引进破亿年收入企业13家,引进破亿年营收大型地产项目17家,“高大上”企业张力迸发,拉动效应凸显。

集聚程度,不断升高。最新数据显示,金水区第三产业比重达到90.4%,产业增加值达到1073.9亿元,并且已经形成金融、商贸、高技术服务3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

平台载体,拓展突破。区内金水科教园区获批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累计基建投资突破40亿元,超过120家高新企业及研发机构入住7个园区,广阔的舞台迎来各路“大咖”同台亮相,竞技风采。

金水区紧紧围绕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牢牢盯住“实现两个率先、领跑中部城区发展”奋斗目标,全面推进自贸区金水区块及总部基地建设,打造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导区,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持续扩大第三产业发展优势,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入,增强城区发展的综合实力,金融先行,科技递进,走软硬结合可持续的发展路线。

让“政策红利”成为发展“助产师”。出台支持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金典六策”,每年拿出10个亿进行专项扶持,全面释放人才“第一资源”能量,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保障。

用产业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郑 言

11月3日举行的第六届国家城市发展市长论坛发布相关榜单。郑州市在“全国产业竞争力百强城市”中位居第18,金水区在“中国百强区”排名第25位,为中部地区位列第一的地级市市辖区,也是我省唯一上榜者。

郑州市和金水区分别榜上有名且取得不错名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郑州市和金水区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增进了市民对郑州的热爱,增强了市民对郑州的信心,也提升了各界对郑州的发展预期。

近年来,郑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省委部署,紧扣郑州实际,立足阶段特征,坚持稳中有进总基调、突出奋发有为总要求,坚持不懈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推动各项工作更加有序有力有效,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在实现中原崛起、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国家政策叠加优势在全国城市中屈指可数,城市综合实力、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产业是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所在,产业竞争力决定城市的吸引力。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经济龙头,近些年在产业培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一定成效。这次登榜,就是对郑州产业发展措施、成效的认同,也是对郑州城市实力和竞争力的肯定,更是对郑州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期待和激励。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城市为核心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

持续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对郑州来讲,要推进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为根基,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提升开放创新水平。

中原更加出彩,郑州必须先出彩、出重彩。我们必须肩负起引领服务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责任、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以优势产业、核心产业为支撑,为全省走好高质量发展路子当先锋、做示范,更好地服务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发展。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