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科书改动颇大。一些我们熟悉的文章被“下架”了,如历史课本中卫青、霍去病、岳飞等人的章节跟我们过去所学习的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以民族英雄来冠之。

《狼牙山五壮士》为何从教科书中删除了?专家的这个解释太牵强

同样,我们过去熟悉的《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在某省市的教学课本中也被剔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述的是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对晋察冀边区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某部七连在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后,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狼牙山五壮士》为何从教科书中删除了?专家的这个解释太牵强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五位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这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真不愧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小学时候,读此课文常为八路军战士们视死如归、英雄杀敌的精神所激励。

《狼牙山五壮士》为何从教科书中删除了?专家的这个解释太牵强

为什么要把这篇课文从教材中剔除?教材编写组主编说,“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在20世纪70年代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共鸣。而且那个时候,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从小都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这些战争题材的故事有较深刻了解,甚至有些老师还亲身经历过,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动情,学生听得也动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狼牙山五壮士》为何从教科书中删除了?专家的这个解释太牵强

同样,把《狼牙山五壮士》从新课本中删除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现在社会以多元化为主,学生们需要更多更新鲜以及种类丰富的知识,过去单一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的文章结构就与学生们的思想脱节。

对于这种做法,是对是错,先不下结论。我们不妨来看看北方邻国是怎么进行历史教育的。国防大学的金一南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他曾到过黑瞎子岛附近,他观察,对岸的俄罗斯幼儿园老师会带孩子们到无名英雄墓,老师边讲边哭,三四岁的、五六岁的小孩子、大孩子都跟着一起哭。也许那些孩子并不真的十分明白为什么哭,但他们看到老师哭,老师那么伤心,于是也都伤心地哭了。

《狼牙山五壮士》为何从教科书中删除了?专家的这个解释太牵强

这样的民族,这样的教育,怎能不形成他们精神强大的基因。相比起来,我们差距很大。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由此观之,狼牙山故事删除的理由,是否太过于牵强了呢?善于忘却的民族,必有大灾难。殷鉴不远,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