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富汗战争)。不过,虽然不再是经贸通道,但是,处在伊朗、阿拉伯海、印度、中亚十字路口上的阿富汗,却又成为重要的殖民战略支点。

说到阿富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战争和贫穷。这个即无海岸线,又无公开资源的山地内陆小国,在联合国联合计划署公布的数据中,已经沦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物产匮乏、荒漠多山的贫瘠小国,从古到今,一直都是世界列强争夺的目标。其中不乏苏联和美国这样的近代超级大国。
而且,这些大国在争夺阿富汗的时候,还很少取得战争的胜利。阿富汗因此还获得一个“帝国坟场”的称号。
(阿富汗街景)
那么,明明阿富汗很穷,又在这里多次遭遇失败,为何那些大国们,却还要反复不断地争夺呢?
一、大航海时代前是经贸必经通道。
阿富汗地处亚洲的中心,是伊朗高原东部的内陆国家,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2200万。其中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30%,还有乌兹别克、土库曼等民族。9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其中逊尼派达到90%。
虽然紧邻中东,但阿富汗既没有伊朗、沙特那样丰富的石油出口,也没有通达世界的贸易海港,更没有肥沃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
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伊朗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地和高原占了总面积的4/5,。仅有的一点平原,位于西南部和北方,大部分还被沙漠所覆盖。
阿富汗物产贫乏,但在大航海时代之前,它一直是人类迁移、侵略的必经之路,是一个中转站。所以,古代那些一心争霸的帝国们,都会把这里作为他们的争夺目标。
自公元前7世纪起,先是阿拉伯人占领了这片不毛之地。9世纪时,伊朗人开始控制这里。到了10世纪,这里的主人又变成了突厥人。鲁尔王子率军赶走突厥人后,统治阿富汗到12世纪。
1221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入侵,帖木儿统治了阿富汗。后来,这里又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直到1747年,巴丹部落统一了整个阿富汗,才建立起独立的王国。
可以看出,在历史上,虽然阿富汗本身并不富裕,但它所处亚洲贸易必经之地的身份,使它成为各国竞相争抢的对象。
(阿富汗战争)
二、大航海时代时是殖民战略支点。
大航海时代开启后,阿富汗重要经贸通道的作用不复存在,世界列强通过航海,走上了扩张殖民之路。
不过,虽然不再是经贸通道,但是,处在伊朗、阿拉伯海、印度、中亚十字路口上的阿富汗,却又成为重要的殖民战略支点。
英国从19世纪开始,先后对阿富汗发动过三次战争,但每一次均以失败告终,令当时的大英帝国颜面尽失。
英国之所以对征服阿富汗如此执着,并不是为了阿富汗本身,而是为了印度。
由于担心沙俄会从中亚南下印度洋,对英属印度造成威胁。因此,英国企图占领阿富汗,阻止沙俄南下。
只是令英国人想不到的是,阿富汗的多山地形和英勇善战的当地住民,使得强大英国的三次出征都铩羽而归。
冷战开始后,苏联为了打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形成对欧洲的三面包围,派出十万大军占领阿富汗。但由于当地军民顽强反抗,苏联深陷阿富汗战场达十年之久,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狼狈撤军。
2001年,美军以反恐为名,发动阿富汗战争。美国同样是看中了它的战略位置。阿富汗北可威胁俄罗斯及中亚地区,东可对东亚大国形成围堵,南面又能钳制印巴两国,西则对反美的伊朗虎视眈眈。
不过,美国虽然推翻了阿富汗政权,打死了本·拉登,但美军也陷入阿富汗战争不能自拔。时至今日,美国在阿富汗仍然有军事基地和驻军。
(拿着武器的阿富汗人民)
三、隐形的丰富的地下资源。
其实,由于贫穷无力进行资源勘探,阿富汗才给人资源匮乏的表象。实际上,在这片不毛之地,并不缺矿产和油气资源。
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大国们才会反复争夺,希望把阿富汗据为己有,独吞阿富汗地下的这些丰富矿藏。
(参考资料:《从地缘政治经济看大国与阿富汗内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