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和他的众人政策分不开,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和李世民沾亲带故,这也是李世民相信他们的原因,而在众多官员中,有一位比较特殊,他就是房玄龄,他真正加入秦王集团的时间比较晚,而他为什么会被重用呢。在秦王府集团中,房玄龄加入的时间比较晚,对建国功劳也是比较小的,而最后还被李世民犒赏,这和他过人的政治能力是分不开的。

在李世民做皇帝之后,周围有很多贤能之人。这和他的众人政策分不开,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和李世民沾亲带故,这也是李世民相信他们的原因,而在众多官员中,有一位比较特殊,他就是房玄龄,他真正加入秦王集团的时间比较晚,而他为什么会被重用呢?这和李世民的用人策略是分不开的。而他之所以被重用,并不是因为他的武功也不是因为他的才情,更多的是因为他在行政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才华,这方面的天赋也是李世民重用他的原因,房玄龄的才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房玄龄很晚才投奔李世民,是什么让李世民对他如此的器重?

第一,他的天分很高,政治观察力很强。根据史书的记载,房玄龄在小的时候就很擅长写文章,书法上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年轻的时候还是隋炀帝统治的时期,那时候他就对父亲说,隋炀帝的皇位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得来的,而且他采取的政策不得人心,所以他就预测隋朝的气数并不久,很快就会发生动荡。他父亲并不相信他,毕竟那时候天下很富足,并不像会有动乱。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房玄龄说的是对的,这也体现他在政治方面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房玄龄很晚才投奔李世民,是什么让李世民对他如此的器重?

第二,房玄龄当官比较早,十八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那时候科举制度才刚刚实行,而考中进士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那么年轻的年纪。当时一位官员看到房玄龄这么年轻,而且气度方面很不一般,预测他以后一定能有所成就。在秦王府集团中,房玄龄加入的时间比较晚,对建国功劳也是比较小的,而最后还被李世民犒赏,这和他过人的政治能力是分不开的。

房玄龄很晚才投奔李世民,是什么让李世民对他如此的器重?

第三,善于储备人才,为李世民省下了不少心。房玄龄很早就预料到天下统治已经是必定的趋势了,可是之后还会有争斗,甚至他已经看出太子和秦王之间会有一次纷争。每次战争结束之后,和其他将士们不一样的是房玄龄并不会去抢财宝,而是走到关押俘虏的地方,寻找有没有贤才,如果有的话,他也会请求秦王将他收入秦王府为以后所用。也许正是这一点让李世民对房玄龄很器重,他知道以后要是建立国家,少不了人才,但是战争结束之后,摆在面前的更多是治理方面的问题,所以真正懂得治理的国家的人才是难能可贵的。

房玄龄很晚才投奔李世民,是什么让李世民对他如此的器重?

第四,作为文官,他的专业素质特别强。房玄龄起草文书的功能很强,相传他在马背上都可以起草文书,写的文书从来不打草稿,只要李世民一有什么观点,他就能立马起草成文书。李世民曾经赞赏房玄龄的文书,他就是即使是在千里之外,看到他起草的文书就好像面对面和人说话一样,可见房玄龄起草文书的时候,很注重观点的表达,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意思。而在李世民做皇帝之后,房玄龄也成为地位很高的谋臣,那时候很多的唐朝的史书或者是律令都是经过他的手。

房玄龄很晚才投奔李世民,是什么让李世民对他如此的器重?

总之房玄龄拥有很高的政治洞察力以及专业的素质,最终成为李世民十分信奈的文臣。他对于各种政策的制定都有很大的功劳。以至于李世民在后来回忆自己一生的时候,对于房玄龄也是大家赞赏。

房玄龄很晚才投奔李世民,是什么让李世民对他如此的器重?

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曾经想让朝廷的官员尽可能的少一点,多干点实事,这项工作很难,真正实施起来牵扯了很多人的利益,而这个重担交给了房玄龄,后来官员的数量大量减少,最后只有六百多人,在任何时代,六百多人组成的中央政府都是很少的,但是就是这几百人在房玄龄的带领下开创了一个盛世。房玄龄之所以被李世民器重,和他个人的素质是分不开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