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的调查报告引来热议。近年来,随着90后甚至95后步入社会,但是这些职场新生,存在共同的现状,喜欢说走就走的辞职。

裸辞的背后,是因为不甘于受制约,还是年轻赋予他们更多的勇气或是选择呢!

01

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样子

公司新招进来的编辑离职了,原因是现在的工作和她想象的相差很大。

本是创业性的公司,招一个文案助手,写写公司需要的稿子,已经辅助做一些与文字有关的活。

毕竟刚刚毕业入职,经验不足很正常,也愿意是认真仔细去教。基本工作的内容会仔细说明步骤,体谅没有经验。

创业型的公司,可能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有时候交待做一些和家长交流沟通的工作。

但是入职后一周后,突然提出辞职,原因是她感觉自己工作比较杂,加上经常看见别的同事在加班,感觉自己以后免不了的加班。

除此之外,感觉同事关系比较难相处,她来了好几天,别人都不愿意主动交流。总之,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02

工资太低,实在养不活自己

刚刚毕业,本以为可以靠自己能力养活自己。工作后才发现,奈何工资太低、房租太高、生活费更贵。

毕业意味着需要独立租房、生活。小编现在生活地城市,基本房租在600—1000之间,生活在最少也在1000以上,如果平时花销大,1000是肯定是不够的。再加上平时开销,工资压根不够花。

学妹毕业后找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工资3000,扣去五险一金到手2500。不交五险,感觉没有保障,但是每个月固定支出500,就面临工资不够花的现状,或是月光。

刚刚毕业,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工资都养不活自己。加上平时还要加班,所以坚持四个月之后辞职了。

03

同事相处之间太复杂。

职场相处,比学校要复杂,算不上勾心斗角,也是存在摩擦。

尤其是一些刚刚入职的新人,免不了的接受上司的冷言冷语,或是不公平的待遇。毕竟刚刚离开学校,还没有经过历练。工作中受到委屈或是不公,自己的情绪没有办法妥善的处理,日积月累,就选择辞职。

04

反思:这样的离职理性吗?

既然是工作,就必须慎重考虑。求职或者离职,大部分人应该都是是经过考虑的,不满意了,换工作,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劳动力市场灵活的表现。”

但是工作毕竟不是学校,加班加点,人际相处存在问题,都是正常的现象,自己要做的就是,合理的疏解自己的情绪。

大学生不够了解自己,职业规划不清晰。但是公司也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以及晋升的机制,才能留人。

对于离职,在没有找到契合自身喜好的工作,可以不断跳槽去寻找,去试错,但不可过分频繁。一旦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应持之以恒,积累工作经验,理性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