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苍翠的青山,缱绻的流云。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满目青翠,令人陶醉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雨后的山岚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吾恋?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瀑布闪现于山林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谢公岭

午后,雨停天光亮,我们青岛“神州户外队”一众人继续游览雁荡山精华之一——灵峰景区。

温州雁荡山是名闻遐迩的风景胜地,我们深慕其名,所以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而来,灵峰既为雁荡山精华,必有其出奇之处,我们步入景区,开始细细观览。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琵琶树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琵琶树

雨后的山林清新可人,被丝丝春雨洗刷过的山林清丽而银亮,使人倍感神清气爽,游目驰怀。路旁一颗枇杷树引起了我的注意,所悬挂的铭牌上写道:“枇杷,常绿小乔木,……冬日白花盛开,初夏黄果累累……木材可做木梳、手杖”等句,原来它也是手杖原料树种呀。忽然想起了我齐鲁日照籍诗人牟宜之所作《杖铭》之句——“杖于乡,意昂扬。杖于朝,意不挠。杖于国,意自得。杖哉杖哉,去而复来!”颇有寓意。又忆起《水浒传》中施耐庵叙述梁山风物特产时言及有枇杷一事,此物北地不生,看来,博学的施老先生也有纰漏瑕疵之处呀。

一时,一通胡乱寻思。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娟美如绘的杜鹃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怪石峭立,草木葱茏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灵峰景区,望文知义,当属奇峰灵秀荟绝之处。攀上东、瑶台上远眺,方知果然不虚。但见山势逶迤,漫山遍野依然郁郁葱葱,青翠无际,娇嫩的浅绿色,充盈眼框。环顾四周,那些突兀险峻的高山,形如刀削,几乎没有缓坡,青葱翠绿的植被将延绵山势覆盖着。轻雾缭绕中,群山浸透,润滑潮湿,丛林茂密,山峦含情。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瑶台西望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多部当红影视剧在此取景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书法大家饶宗颐手迹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十二生肖通道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哮天犬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猜出我的生肖了吧?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碑窠石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再下行,经灵峰古洞,走过鸣玉溪,凝碧潭和果盒桥,那小桥流水,清泉新树,风景真是秀丽宜人,叫人流连忘返。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林曦明艺术馆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先生部分作品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望沧海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千里之行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林老先生以画牛著名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空山鸟语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牡丹图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木兰从军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春归图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林海雪原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益鸟也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春风花草香

名山藏名画,名画显名山。桥另一头,忽然闪现白墙黑檐的建筑一座,原来这就是温州永嘉籍的艺术家林曦明大师的艺术纪念馆。据介绍,2009年林曦明艺术馆在雁荡山灵峰景区隆重开馆,这是温州市市第一座以个人名字命名、正式对外开放的艺术馆。艺术馆门楣上的红木匾额中,是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题写的“林曦明艺术馆”六个大字,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雅致。入馆细细浏览,见整座艺术馆分为两层,一层为林先生作品陈列室,二层为林先生个人收藏品,这都是作为永嘉县人的林曦明先生无偿捐献给家乡的财富,体现着林先生对家乡这方名山秀水的拳拳赤子之心。精品画作需要反复品味 ,我沿着画廊反复观摩了几幅。见先生画作种类繁多,山水、花鸟、人物,皆有涉猎,其笔法豪放自然,意境清新旷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沧桑感,不愧是江浙艺坛巨匠。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灵峰山水素以瑰丽蔚奇著称,座座山峰如金鸡,似新笋,像老僧……远近高低,正反横侧,皆呈现不同景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据说景区开发有专门的“灵峰夜景”观赏节目,薄暮时分开始观瞧,白日里的静物山峦摇身一变,犹如在齐齐演绎一场皮影戏一般,什么恋人相拥、雄鸡振翅、灵猴披衣、犬鹅相斗……都可以轻轻展现,真是朦胧如画,意境非凡。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合掌峰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观音洞山门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隐于石缝中的观音庙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正在举行宗教活动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虔诚膜拜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灵峰景区诸座山峰中,尤以合掌峰最为著名,原因即是因为有巍峨壮观的观音洞隐藏其中。合掌峰因形似一双天然的合十双手而得名,中藏一天然巨洞,建有一座九层楼高的观音阁,与洞穴浑然天成而完美融为一体,是一座匠心独具的佛寺。我跨进山门一边沿着曲折的台阶盘旋上行,一边不时抬头仰望,仿佛是正在经过一段凡间和仙界的距离。沿途崖壁上有许多石刻佛龛,列层分龛,鳞次栉比,密如蜂房,陈列着庄严肃穆的佛像,座座玲珑奇巧体现出浓厚的宗教艺术风采。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上得观音洞中,里面正中端坐一尊观音大士大像,她面带微笑神情自若,端庄又不失威严,正俯视着座下川流的香客,接受着一双双来自人类的或崇拜或惊叹的眼神。观音洞还有多座形态材质不同的观音塑像,分别陈列在不同的佛龛和玻璃罩室中,它们在洞内明黄的灯光耀射下,夺目而绚烂,如同仙界撒下的点点碎金。静静伫立佛殿中央,屏息体验着这前所未有的的肃穆,一时间,只觉得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融入黄澄澄的灯光中……

而一壁之隔的北斗洞则是另一番景象。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北斗洞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遍生南方的棕榈树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天神所用之剑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桥栏上的石雕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雨打芭蕉声声诉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青山新洗

北斗洞,即原称“簸萁洞”的谐音,是一座依托天然洞穴造就的道观,建于合掌峰左侧,隶属全真教龙门派。这座地质熔岩构成的溶洞高七十多米,宽六十米,深四十余米,洞内建有四层楼高的楼阁,主供三清。洞内游走,可见历经两次扩建,已经是四层殿宇的亭台楼阁齐全轩昂宏大,森严又安详,透出一股安然修行得来的平静。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整个北斗洞清幽雄伟,是一处真正的洞天福地,也因此被道教列为“三十六洞天”之一。从北斗洞东望,东西瑶台玲珑多姿,诸座山峰层峦跌宕,绿意婆娑的树草覆盖其上,秀美而奇妙。在这样超凡脱俗的人间胜景里,亲近神佛仙家,心灵也顿时也变得澄澈透明,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五老颠峰,气势巍峨,高耸云天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古竹寺关门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出北斗洞,本欲下山,见集合时间尚早,就对照指示牌一路向白云庵、紫竹林、苦竹洞方向而去。不觉间,又飞起了雨花,我披上雨衣,兴致不减地继续游览。此刻,路上空无一人,阴雨淅淅沥沥从天空飘落,显得神神秘秘。四周水汽氤氲,云雾缭绕,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美不胜收却又诗意昂然。雨中畅游山景,一大优势就是风景尤其清新,犹如自带滤镜一般。白云庵供奉碧霄元君,紫竹林忘记是供奉哪位仙家了,总之它们看起来香火还颇为旺盛。一路行来,所见路旁有坟墓一座,看碑铭似乎是埋葬着一位民国仁人志士。这一路几乎全是在爬陡坡,对游客体力是一大考验,无怪乎成了冷门线路。当辛苦到达古竹洞时却遇上铁将军把门,遗憾顿生,而上行更远处更冷僻的长春洞多半也是如此,于是当机立断掉头一路狂奔下山。结果,晚于集合时间五分钟到达集合点,不出所料,挨了别人一顿白眼和奚落,贪看美景就要付出代价,这正是“野性堪如此,潜山归去来。”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游毕雁荡灵峰,南雁开山鼻祖、五代僧人愿齐的一首诗作在心头铺陈开来:“云作轻帏水作帘,结庐高处莫纤纤。玄猿不到鹤无语,一枕烟霞觉梦恬。”

灵峰,好一处人间秀色神目眩,仙佛圣迹慧灵境。

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雁荡山韵之灵峰风景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