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智能电表等精细化管理设备成已成朱家角镇农业“标配”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摄(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罗水元)上海的精细化管理不只体现在城区,也在郊区绽放。记者今天上午在上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的青浦区朱家角镇采访得知,通过精细化管理,这里农业用水的成本已降低了三成多。

农业少不了灌溉,灌溉是农田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基础。但是,调查发现,传统粗放式的灌溉,给农业提供水源的同时,不但造成水资源浪费,也会使农用化肥元素随水随意排放,影响河道水质。

自2017年起,上海在青浦、松江、崇明三区启动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朱家角镇16个行政村、98个灌区、26540亩农田就在试点范围。

该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沈培介绍,试点前,农民使用农田灌溉设施比较随意,忘关的灌溉设施会源源不断向地里灌水“洗田”,因缺少专人看护,农田灌溉设施更加容易损坏,损坏后还会出现以换代修情况……如此种种,农业用水成本达200元/亩。

图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让朱家角镇农业节水降费

试点后,朱家角镇对农用灌溉设施维护费、人工费、电费等相关数据都进行了收集和分析,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利用远程电表箱等设施对农业用水进行精准计算精准施策,并采取相应奖惩措施,结果,农业用水量、用电量都大幅降低,用水成本降到了130元/亩左右——降幅三成多。成本降低后,相应河道里的氨、氮、磷含量也在测试中低于以前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