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占比上升到 68.8%,由此可见,中国人的财富配置主要是房地产。资产配置不是买点理财产品这么简单,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每个人都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财富,找到合适的配置方案,从而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房子,在过去十几年当中,创造了无数财富神话。

我们用或憎恨、或艳羡、或臣服的姿态追随着它。

甚至现在在我们的心目中,衡量财富的单位用词不是“万元户”、不是“百万富翁”,而是家里有几套房。

可以说,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只要你上了这趟高速列车,就走上了小康的道路,但是现在,可能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这种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堪比自杀,你也许正深陷其中

现在我们也不难看到,其实政策的倾向是认定了“房住不炒”,至少在经济有其他动力之前,通过炒房这种方式来致富是不被认可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用杠杆配置房地产资产,其实就堪比是一场自杀了。

现在自杀式配置的人还不少。房贷利率将越来越高,而且房地产税也正在路上。

这种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堪比自杀,你也许正深陷其中

想一想如果你失业了没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或者一场大病、一次意外,改变的不是一个人的生活,而更可能是一个家庭的命运。

在中国,70%的中国家庭,正在做自杀式资产配置。这一结论的由头是近日的一则调查结果: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房产在总资产中占比高达 69%,美国仅为 36%。

数据显示:2011年,家庭户均财富是 66.3 万元,到2016年增长到 103.4 万元。然而,中国家庭总资产中,2013年,房产占比 62.3%;2015年,占比 65.3%;2016年,占比上升到 68.8%,由此可见,中国人的财富配置主要是房地产。

这种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堪比自杀,你也许正深陷其中

我们可以看看人们对于目前高房价和地产泡沫的心态是什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心态是很复杂的,但是从整体上看,最占据上风的心态是侥幸心理。

正是这种侥幸心理,让许多人都认为:

房地产泡沫都被叫喊着崩溃十几次了,不还是依然在延续么?

这种心理和吃了第十个包子之后觉得前面九个包子都是多余的心理一样,忽视了累计效应的存在。都已经涨了二十年了,也不差再涨这几年了对吧?事实上,在所有金融交易市场中,对于显而易见的风险却视而不见,往往才是崩溃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当最后一片雪花来临时,没有人能分辨出究竟是哪一片雪花导致了雪崩。一旦雪崩爆发,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种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堪比自杀,你也许正深陷其中

另外一种心态是麻木。尤其集中在不断被割韭菜的年轻人身上,而他们本应该是中国2025规划中的主力军、本应该是我们在贸易谈判中最重要的底气。然而,现实是什么呢?

给大家讲个笑话:教室里突然飞进来一只蜜蜂,于是老师说到,同学们考验大家的时候来了,看看你们是不是祖国的花朵。然而话音未落,蜜蜂就飞出了窗外,老师大惑不解,这时同学们齐声说到:老师,我们是祖国的韭菜。

房地产的超级泡沫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错配,掏空了产业升级和高科技发展的根基。如果连00后都变成了韭菜,那么谁还能有资格谈论什么未来呢?

这种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堪比自杀,你也许正深陷其中

刚工作的时候,我们只有现金资产和保障资产。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我们积累到第一桶金,年轻的我们希望挣钱的速度能更快些,于是选择激进的投资方式,开始增持投资资产。

当组建了家庭,我们需要稳健增值的资产配置来实现子女教育和未来养老两大刚性需求。

当完成了财富积累,保全和传承就成为首要目标。无论是高净值人士,还是中产和大众。

随着年龄的增加,稳健资产占比都在不断攀升。而年金分红保险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种家庭资产配置方式堪比自杀,你也许正深陷其中

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自杀式资产配置,还是先看看你到底懂不懂资产配置这回事儿吧。懂得资产配置才是增加投资回报的重要关键。

错误的理财观念,会让我们走很多弯路,本可以更加富有,却始终碌碌无为。

资产配置不是买点理财产品这么简单,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每个人都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财富,找到合适的配置方案,从而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切莫让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因为不当的配置方式造成财富大缩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