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合讯】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7日在福建福州举行,海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和姓氏组织代表共200余人与会,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中国科学院姓氏文化研究专家袁义达认为,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对接世界遗产大会这一国际平台,将公益性论坛与文化、艺术、旅游产业相结合,将推动中华姓氏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综合讯】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7日在福建福州举行,海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和姓氏组织代表共200余人与会,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中华姓氏申遗将推动文化传播

7日,“中华姓氏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冲上热搜。当日,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家和姓氏组织代表200余人与会。

中新社报道,福建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原会长游嘉瑞在致辞中指出,中华姓氏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强烈的祖根情怀和血脉之情,是中华民族子孙寻根溯源的“活化石”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嘉瑞认为,福建作为中华姓氏文化的重要发展地,承载着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对中华姓氏文化的贡献与提升,极大促进了中华姓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与台湾、广东、浙江等地及东南亚国家血脉相连,是海外华侨华人魂牵梦绕的祖籍地,使福建在中华姓氏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20年在福州举办。中国科学院姓氏文化研究专家袁义达认为,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对接世界遗产大会这一国际平台,将公益性论坛与文化、艺术、旅游产业相结合,将推动中华姓氏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台。袁义达认为,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将进一步推动和规范中华姓氏文化的传承传播活动。

当天下午,《姓氏辞海》编撰工程、《姓氏影像》拍摄工程等中华姓氏申遗十大工程也在这里启动,助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这个可以有!中华姓氏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网民纷纷打卡“自报家门”

另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这项人人都在参与的“大工程”迅速引发了广大网民围观,纷纷大呼“这个可以有”。还有不少网民“沸腾”起来纷纷打卡“自报家门”,还开启了寻找本家的互赞模式。

“罕见姓氏”的话题再被关注,乜(niè)、丌(qí)、庹(tǔo)、舄(xì)、奭(shì)、燮(xiè)、爨(cuàn)、啜(chuài )等姓氏皆被热议。很多网民好奇,拥有稀有姓氏是怎样一种体验?

很特别、不重复,有网民回答:“拥有一个特别的姓氏很方便,拿外卖拿快递从来不弄错。”当然,也有令人“尴尬”的场面,“姓谌,被叫了十几年湛姑娘”“姓虎,人人都以为定是虎躯,但在云南四川一些地方,这个字在做姓氏的时候读māo”……

台湾同胞靠姓氏赴陆“寻根”

中国的姓氏文化渊源流长,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年1月,中国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新“百家姓”。据统计,全国在用姓氏共计6150个,传统意义上的“百家姓”占全国户籍人口总量的近85%

姓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通常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因此,中华姓氏也是全球华侨华人共同关注话题。今年6月,第十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大学生组比赛在福建厦门举行,吸引了两岸25所学校16支队伍参赛,台湾嘉宾达188人。据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陈昌生说,该活动已连续四年纳入海峡论坛,规模越来越大,吸引越来越多台湾青年参加。

丁予柔作为一名台湾选手参赛。在她眼里,西安曾叫“京兆”,厦门陈氏祠堂的木雕有百年历史,“大陆真是很酷”。她和母亲决定去四川,“看看血缘开始的地方。”

当时,在中华姓氏文化研究学者看来,“寻根是很有趣的,有故事,有灵魂。”

由海峡交流文化中心主编的《厦门与台湾姓氏文化》一书在本届海峡论坛上首发。编撰者许初水说,小一辈台湾人原乡情结可能会淡泊,但假如他们想要为自己这代“少年台湾”寻根,姓氏文化可以提供佐证。“台湾从哪里来,这是价值本位所在,若没有根,成就不过是漂浮之萍。”台湾参赛指导老师胡秀萍说,“寻根”令台湾人在时代和科技洗礼中站得更稳,格局更大。(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