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试需要判断自己是否见过照片上的人,为自己对答案的肯定程度评级,并尝试辨认出演员,给出其剧中角色的名字或本名。实验包括 90 张出演《权力的游戏》演员的头部照片(非角色照片),所涉及的演员按照对被试的曝光程度(也就是出镜率),分为主要角色、次主要角色、配角和龙套四个等级。

来源:科研圈


分不清二丫和乔佛里?你不是一个人。《权力的游戏》中出镜角色达到数百人,“脸盲”的观众或许会感到很困扰;而在研究人员看来,剧集提供了一个研究人脸识别机制的好机会。

本文由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认知心理学讲师 Christel Devue、副教授 Gina Grimshaw 撰写,介绍如何利用《权游》设计人脸识别实验。

不要笑人脸盲了!真的是病,治不好的那种……


《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来源 the Conversation

撰文 Christel Devue,Gina Grimshaw

翻译 祖玮佳

《权力的游戏》中有着身份迥异、甚至性别都不同的两个角色:一个是令人憎鄙的虐待狂乔佛里·拜拉席恩(Joffrey Baratheon),由杰克·格雷森(Jack Gleeson)扮演;另一个是讨人喜爱的“二丫”艾丽娅·史塔克(Arya Stark),由麦茜·威廉姆斯(Maisie Williams)扮演。把乔佛里的照片当成二丫(或相反),这可能是最经典的脸盲案例之一。

不要笑人脸盲了!真的是病,治不好的那种……


格雷森(左)vs 威廉姆斯(右)。| 图片来源:Wikipedia


诚然,测试中的格雷森照片上是显眼的深色头发,而不是扮演乔佛里时的金发。但即使如此,哪怕不考虑别的,这两位演员性别都不一样啊。

在我们利用《权力的游戏》角色设计的新型人脸识别测试中,这只是失败案例之一。多亏了剧集提供的样本,我们的研究表明,熟悉面部并准确地识别一个人是个复杂的过程。(相关论文已经于去年 9 月发表在美国心理学会旗下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 上,点此阅读预印本。)

面部识别没那么简单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识别他人的面孔是一项相当重要的技能。这件事做起来似乎毫不费力,实际上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有些人甚至无法通过脸分清自己的家人,患有实际意义上的“脸盲症”;而有些人号称“认脸超人”,声称对人脸过目不忘。后者的人脸识别能力似乎绝对可靠,安全和执法机构也在寻找并试图雇佣这类人。不过认清这类人的能力极限也相当重要。

作为研究者,我们注意到现有的人脸识别测试存在重大局限。一些实验通过辨认名人来测试受试者的人脸识别能力,被辨认的名人包括政治家、运动员、演员和音乐家。但事实上,受试者对这些名人的熟悉程度各不相同,导致在人脸识别失败的时候,我们难以判断这究竟是因为被试自身人脸识别能力较弱,还是因为他们对该名人不够熟悉,或者仅仅只是对该名人所在的领域不感兴趣。

其他实验则用受到严格控制的陌生人面孔进行测试,这些面孔去掉了发型,不戴眼镜与其他装饰品,受试者在实验室中对这些面孔进行熟悉。但是这似乎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熟悉人脸的方式差别相当大。在生活中,我们并不会刻意记住别人的面部特征,而是在不同的场景下见面次数多了,才记住别人长相的。

传统测试的这些局限让我们转向了《权力的游戏》。这部剧的粉丝已经接触剧中人物好几年了,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剧中人物的年龄增长,发型也有所改变,比如“色后”瑟曦·兰尼斯特 [Cersei Lannister],前期是金黄的长发,后期是短发;也有角色长残了(此处请自由联想)。本文作者之一(Christel Devue)自认为人脸识别能力不错,至少从标准的实验室测试结果看来是这样,却发现自己在看剧时总是分不清那些长得很像的角色。

不要笑人脸盲了!真的是病,治不好的那种……


几季《权游》过去,这些角色已经陪伴粉丝好几年了。图片来源:AAP, CC BY-SA

把《权游》当成研究工具


当我们进行测试时,《权力的游戏》已经上映六季,有数百位演员出过镜了。而且这部剧有相当一批忠实粉丝,因此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当丰富的信息,从而设计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

例如,一些粉丝计算了剧中每个出镜演员的荧幕存活时间,这可以用来计算出镜演员对粉丝的曝光水平。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确认这些角色领便当的时间,因此可以计算距离粉丝上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他们经过了多久。

一共有 32 名被试参与了实验,他们都看完了六季《权力的游戏》,并且只在该季上映时看过一遍。选用这样的被试能够保证所有角色对他们的曝光率大致相同。而且这些被试都没有看过乔治·R·R·马丁(George R. R. Martin)写的原著小说,因此他们没有其他熟悉这些角色的渠道。

不要笑人脸盲了!真的是病,治不好的那种……


席恩·葛雷乔伊(Theon Greyjoy),后来又叫做“臭佬”,扮演者为英国演员阿尔菲·艾伦(Alfie Allen)。他在剧中有时会留胡子,而这种相当微小的改变也可能让人认不出他。图片来源:AAP, CC BY-SA

实验包括 90 张出演《权力的游戏》演员的头部照片(非角色照片),所涉及的演员按照对被试的曝光程度(也就是出镜率),分为主要角色、次主要角色、配角和龙套四个等级。这些照片和另外 90 张陌生人的头部照片混在一起,让被试进行辨认。被试需要判断自己是否见过照片上的人,为自己对答案的肯定程度评级,并尝试辨认出演员,给出其剧中角色的名字或本名。

一半的被试看到的演员照片和他们在《权游》中扮演的角色造型相似,另一半被试则要面对与剧中造型有所差异的演员照片(比如改变发型、胡须、妆容和眼镜)。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简单的发型变化或仅仅是时间流逝都会让被试识别失败,不管什么曝光水平,连那些被试们几年来反复看到的主要角色都无法幸免。

人脸识别的局限


被试中没有人能认出来所有的演员,能力最强的那些也不行。成绩最好的被试认出了 80% 的演员,但是这位同时也错误地认出了大约 50% 的陌生人。擅长人脸识别的人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在于他们能更准确地将新面孔判断为陌生人,而不是能认出更多的熟人。

一些十分自信的被试给出了相当不准确的信息,同时其他不怎么确定自己对不对的被试却几乎次次命中答案。也有一些被试记不住太多名字,给出了非常令人费解的角色描述。

乔佛里和二丫不是唯一一对“跨性别撞脸”的。剧中扮演“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Tyrion Lannister)情妇的演员是西贝尔·凯基莉(Sibel Kekilli),她的一张短发照片被几个被试认成了剧中布兰·史塔克(Bran Stark)的扮演者 艾萨克·赫普斯戴德-怀特(Isaac Hempstead Wright)。错认常常基于表面特征,比如发色、发型、胡须或者头型,这充分说明了这些表面特征在人脸识别中的重要程度。

不要笑人脸盲了!真的是病,治不好的那种……


凯基莉(左) vs 赫普斯戴德-怀特(右)。图片来源:Wikipedia


尽管随着曝光率的上升,成功识别的比率也会上升,但实验表明,曝光率对识别率的影响远远不及常人对粉丝的预期。事实上,辨识错误在所有曝光率等级的演员中都有出现。只有最主要角色被正确辨识(identified)、说出姓名的频率比仅仅被识别(recognized)的频率要高。而节目中镜头寥寥的“龙套”则从来无法被正确辨识,也很少被识别,尽管他们的短暂出场可能造成过相当强大的“输出伤害”(其中一个是“血色婚礼”的始作俑者)。受试者对这些“龙套”的熟悉程度只比陌生人高一点点。

这项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犯罪分子只要经过简单伪装就有可能逃过控告,很多无辜者却因目击证人的错认而被判有罪。

我们的研究证明,基于短暂曝光的面部识别错误率很高。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目击者的确信程度并不能可靠地表明他们是否看到了自己真正见过的人。此外,虽然“认脸超人”确实对执法机构做出了有益贡献,他们也并非绝对可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