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大繁荣到大动荡的时代。

李白的少年时代正是“开元之治”的前期。当时,唐玄宗励精图治,大唐帝国如日中天——

版图是巨大的,疆域东南到海,西至成海,北到贝加尔湖、叶尼塞河上游,东北到外兴安岭以北和鄂霍次克海,西南到云南、广西。同纥、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都是唐帝国的附属国。

唐帝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和附属国及邻国的关系密切。当时的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处于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的位置上。

政治是开明的,任用了姚崇、宋景、张九龄、张说等一批治世贤臣,推行了“均田制”、“租庸调法”、“府兵制”、“科举制”等政策。

经济是繁荣的,杜甫在他的诗歌《忆昔》中,对此做了高度概括: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思想开放,儒、道、释三教并存,人们的言语、行为也很少受到约束,游历、任侠之风盛行。

文学艺术是声威赫赫的,绘画界的吴道子等、书法界的张旭等、舞蹈界的公孙大娘等,歌唱界的李龟年等,都是影响巨大、名声遐迩的,诗歌当然更不必说,初唐四杰、继之陈子昂……群星闪烁,耀眼夺目。

但是,走到了峰顶,也就到了下坡的时候。往下坡出溜比往上坡走要容易得多,盛唐气象之后,玄宗皇帝开始丁骄、奢、淫、逸一一


土地兼并开始了,富的越来越富的同时,穷人也越来越多,且越来越穷;

穷兵黩武开始了,不义的战争带来不幸的结果,八十万精兵陷没,国力日趋虚竭;

好大喜功开始了,受用的是阿谀奉承,受不了的是直言敢谏,张九龄罢免后,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则把持朝政,李邕、裴敦复、王忠嗣等贤臣被迫害致死;

宦官日益作势,据《新唐书·宦官列传序》载:开元、天宝之际,位同三品大员的宦官就有上千人,他们“持节传命,光焰殷殷动四方”其代表人物是炙手可热的高力士;

美色日益受宠,当时长安、洛阳的宫女多达四万人,杨贵妃“三千宠爱集一身”,她的哥哥杨国忠也跟着大红大紫、大威大势;

旁门左道、斗鸡逗狗之徒都成了人物。当时曾设立“五坊”,五坊之一的“鸡坊”名势最大,陈鸿的《东城父老传》是这样描述的:“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凡此种种,使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迅速膨胀,终于在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山河破损、生灵涂炭、遍野哀鸿。八年之后,战乱平息,大唐帝国也彻底丧失了元气,再也不能找寻到往日的恢宏博大了。

大繁荣到大动荡的时代,造就了唐诗,造就了不可计数的唐代诗人,造就了不可企及而又难以琢磨的大诗人李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