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与节目中四位表演老师选拔角色、演员们自荐等过程一一形成了映射,也更让不少学生从节目中找到了一种共鸣感,甚至“归属感”。通过提前看片,20所全国高校的上千名表演相关专业学生在《演技派》中找到了共鸣,感悟出演员的审美、演员的分寸,在这个“演技的试金场”上,看到同行们对表演艺术的坚持与热爱,更加坚持了自己的梦想。

“跟我走呗,你很可能因为一档综艺节目,改变一生。”

乍听这么一句话,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递上一个礼貌的社交微笑,然后内心OS立即变成“鬼扯,你当老娘这么好骗吗?”当然了,如果这句话是于正说给演艺圈新人演员听的,可信度倒是能提升几十个百分点。

就比如开播前便颇具期待度的国内第一档年轻演员片场生存真人秀《演技派》,便是节目“发起人”于正向热爱表演的年轻人交出的诚意证明。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最近,《演技派》在包括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20所专业高校举办了提前看片会,用学生们自己的话说——这部揭秘影视拍摄片场真实现状的综艺,“很真实、很不一样、很有共鸣”。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看过首期节目,不少学生给出了真实评价:

“节目第一感受,新!过分‘于正化’。”

“和以往同类型的节目比,更新颖,活力,多笑点。”

“有很多宝藏,有的演技自然,细水长流型,有的有爆发力,感染力,播出会追的。”

“节目风格切合拍摄环境,拍摄内容新颖且有吸引力。”

“刚开始的于正作为发起人的导入,效果非常好。不管怎么说,于正老师之前还是作为幕后人较多,尽管意见不一,但是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现场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看得出来,垂直圈层观众对《演技派》这档节目的好感度和关注度。随着11月8日的开播,这档节目在演员及相关产业链圈层的影响力或许也将不断向外扩散。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是片场也是职场

学生们在“年轻的战场”找到共鸣

20所全国高校举行看片会助推、上千名表演专业学生热议,海报、横幅、合影随处可见……早在开播前数月,《演技派》就已未播先热站在了院校间垂直圈层的“风暴中央”。

有意思的是,不少表演系同学甚至在节目里看到了自己在表演院校的成长轨迹,从高中毕业选拔,到入学,从大一初出茅庐,到大四毕业面试试戏的种种过程。这与节目中四位表演老师选拔角色、演员们自荐等过程一一形成了映射,也更让不少学生从节目中找到了一种共鸣感,甚至“归属感”。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节目让我对表演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也看到外化和内化表演的区别。”

“可以感受到演员的分寸很重要,老师们说得很对,演员要学会克制。”

“演员无法缺少对基本功的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能更好的帮助自己完成表演。”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看过第一期节目的不少学生普遍觉得,《演技派》不同于市场上其他同题材综艺,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形式,风格契合拍摄环境,拍摄内容新颖有吸引力,在节目中能看到很多平时不知道的“片场实录”,对演员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有一种“我也想上去试试”的冲动。看片会现场的很多站,这些敢想敢做的学生们在看了节目后还趁热打铁,真的就过了一把戏瘾,现场即兴演绎其节目中的考题:中彩票、淋雨、小偷家族……表演得有模有样。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节目也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每一位学生看客们曾经的自己,同时也让很多人看到自己未来可能会面对的种种。初入片场,手足无措的自己;为了心仪角色,拼尽全力的自己;面对竞争对手,激发潜能的自己;错过机会,遗憾失落的自己……是片场,也是这些学生们未来的职场、战场,有些残酷,却也是现实。很多看过这档“年轻演员片场生存真人秀”的学生们有这样的共鸣:唯有拼命努力,才是唯一的出路。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事实上,《演技派》营造的真情实感与“不按常理出牌”的模式设置是触动高校学子们的两大法宝。在拍摄周期内,制作人于正会不定期开放少量的剧本角色。第一个单元开放五个角色,演员们将通过定角考核竞争上岗,胜者拿下剧本,败者继续连台词都没群演之路。

为此节目设置了不同维度的考核,比如:即兴考核更能随机应变的能力,剧情题则考验演员的日常积累。而演技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通行证,演员们只有为争取角色拼尽全力,才能激发无限的潜能。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通过提前看片,20所全国高校的上千名表演相关专业学生在《演技派》中找到了共鸣,感悟出演员的审美、演员的分寸,在这个“演技的试金场”上,看到同行们对表演艺术的坚持与热爱,更加坚持了自己的梦想。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和四位表演老师一同上了堂“演技公开课”

《演技派》集结了市场上最具号召力的制作人、编剧于正,他携手吴镇宇、张静初、张颂文共同帮助年轻演员客观认识演技、形象、角色影响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希望为青年演员上一堂真正的“演技公开课”。

看片会现场,不少学生觉得《演技派》像是一所“影视专业学校”,围绕新生代演员的培养,打造了一套适用于他们的进阶表演体系。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四位老师就像是这所大学中不同学术派、不同风格的引路人。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作为影视学院出身的专业幕后推手,于正更专注于采用更对胃市场和受众的“演员定制”方式来孵化新人。于是在第一期节目中,我们以于正的视角看朱致灵这款“正小生”无疑更加“顺眼”。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除了发起人于正之外,其他三位表演老师也各有所长。表演老师吴镇宇,典型的实战派,他无疑是从片场的“厮杀”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演员。他更像是学校里的实践课老师,帮助新人演员完成由校门到社会的转变。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此外,《演技派》这堂“演技公开课”更少不了张颂文这样一位屡出奇招的“江湖隐士”。节目中,张颂文通过专业演员所应具备的声、台、形、表等方面的表演能力考核层层深入,让演员们揣摩真实的表演心理。例如首期节目,演员赵天宇在接受张颂文“真实淋雨后的生理反应”的即兴考核,便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理解到了人物,对表演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而表演本身就是一门“理论+实战”的艺术,与方法论张颂文完全不同的是“学院派”表演老师张静初。她在节目中更像是留校的学姐,为演员们分享经验、必要之时还会用“角色的强信念感”带对手入戏。这既能从根本上挖掘演员的表演潜力,也有艺术呈现过程中心路历程的展现。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张静初在第一期节目开篇时说:表演就是要让观众相信,所以真挚是最重要的。还有此前于正点拨演员:以剧代练,是演员最快的成长路径。相比市场上套用“现成剧本”攫取看点的表演竞技类节目,《演技派》差异化路线鲜明,于正亲手定制的剧本和角色作为表演内容,如此独特的“角色训练法”让观众和演员一起上了一堂“演技公开课”,充分提升年轻演员对“演员”“演技”更正确、更全面的认知。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让表演返璞归真

观众会看热闹更会看门道

几乎所有的演技类节目都会在前期刻意去找几位或流量高或有争议的演员,以此来细描“特写”制造话题。这样做的确可以吸睛强化综艺感,但往往因此话题大于节目本身,多半会让表演变了味道。

相比之下,《演技派》似乎刻意避免了这一点,专门选取了初出茅庐的表演新人,没有流量明星,也没有噱头炒作。其实在节目刚刚立项时,也有业内人士担心节目会因此缺少亮点,但从看片会的现场反馈来看,对于这些有演技、有经验,但是没名气的演员,观众的接受程度普遍更高。可见,如今的观众更“高级”了,看热闹的少了,懂得看门道的多了。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虽然并非流量明星,但首期节目中,不少“小透明”用演技征服了看片会现场的学生观众。比如辣目洋子就在现场学生投票“印象最深刻演员”中拿到高达85%的票数,学生们评价说,在特定的情景中辣目洋子情绪饱满,对整个舞台的掌控。在面对剧情骤变时,情感转变自然且适应力强。还有学生观众给出了超高评价:有很多宝藏演员,有的演技自然,细水长流型,有的有爆发力,感染力,辣目洋子就属于后者。

让20所高校表演班一起找到共鸣,《演技派》是面倒映未来的镜子

相比演技的展示,表演返璞归真的过程更容易打动人。有院校学生评价该节目“内容充实、详略得当”,从演员的首次试镜、选角、合约等环节记录演员在职场和片场的真实生存状态,激发普通观众的好奇心。

而对于专业院校学生来讲,相当于成长过程的真实缩影,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同样有借鉴意义。那些在学校里没学到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习得的理论都有了实操的可能,因此节目在垂直圈层的火爆还要依靠节目全新的模式,高质量的内容输出。

在资本与媒体的关注以及中国影视行业瞬息万变的背景下,节目以片场、职场、战场三重概念融为一体的理念,在流量法则逐渐失灵的情况下找到了新的切人点。《演技派》能否如观众期待的那样,让“演员”这个职业的本质返璞归真?为影视产业未来十年输出更多有影响力的演技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