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次,马老师约我去看野场电影。李老师介绍哪位是马老师,哪位是牛老师。

文 | 杨文英

我的这张单人照,还得先从一张《油小全体女教师三八留念》说起。那是1962年的3月8日,周村油坊街小学全体女教师去照节日合影留念。

当时,同事中除了李老师三十多岁之外,其他都是二十多岁的小青年。

我二十四岁。从小没有一张单人照,就想趁机单独照一张,老师们都很支持。王老师就摘下围着的纱巾,给我围上,打了一个蝴蝶结。我左手拿着当时很流行的小说《苦菜花》。我心里很得意。

因为那本《苦菜花》是我正在恋爱期间的爱人从淄博六中图书馆借来的。说起恋爱,虽然只有半年,却发生了一连串的酸甜苦辣的故事。

油坊街小学有一位从六中调来的李孔军老师,和我面对面办公。有一天晚上,他弹到我面前一个小纸团,说要给我介绍个对象:一个姓马,28岁,本科生;一个姓牛,26岁,师范生。让我选。当时我想,马,本科生,年龄大点;牛,师范生,年龄相当。想来想去,还是想选个学历高的。于是,就在一张小纸上写了一个“马”字,团成团,给李老师弹了回去。

又一天,我上进修夜校回来,李老师告诉我,“有人找。”我就跟他去了他的宿舍,看到两个人,我很难为情。李老师介绍哪位是马老师,哪位是牛老师。我一看,牛老师高个方脸,年轻帅气;马老师个矮、显老。我实际上相中了牛老师,但没说几句话就走了。

以后,他俩还来过几次。再以后,就只有马来,牛就不来了。来得多了,就有点感情了。

有一次,李老师请我们两个去看戏。不多久,李老师就走了,显然是给我们创造机会。可是,过了一会儿,马老师又说肚子疼,看来很难受。戏没看完就各自回校了。

有一次,马老师约我去看野场电影。临散场,他发现钱包被人偷了。真扫兴!

约会最多的机会是到刘家寨子他姐家。周末吃了晚饭可以去丝厂看露天电影。我们不是丝厂职工,只能隔着围墙看。他有恐高症,骑在墙头上,不敢回头,抖抖索索,那样子真是可笑又可怜。

几次约会都那么难为情,所以,看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星期天,他也到我们学校或我家去,但不是带着他一帮大大小小的侄儿,就是带着两三岁的外甥女。所以,邻居们议论我,“找了个胡子拉碴的老头”“可能是二婚”。

就这样经过大半年的恋爱,总算水到渠成,打算结婚了。可是,公社文教助理还托校长给他介绍我。校长不好意思,又转托一位老师给我说。老师知道我要结婚了,但都不敢抹顶头上司的面子,还得走过场。

那时结婚登记必须经过公社。我们去登记就找那位助理。他一再刁难,先说手续不齐,又说没说明“初婚”“二婚”,指派我们跑了好几趟。

登了记,准备结婚的时候,领导突然一声令下——我和小梅老师“下放”农村支援农业第一线!我知道,直接决定权通报,还是那位公社助理。我当时是城区小学团总支组织委员,不但要服从,还要带头。心里却像塌了天!

“下放”、“结婚”,都是摆在我们两人面前的严重考验和重大选择。我立即去六中,通报消息,看他的态度。他当时没有表态,我心里七上八下,不知所措。过了几天,他来对我说,“按原定计划办!”决定1962年7月20日(阴历六月十九)晚在淄博六中食堂,两家一起举行婚礼。我心里才一块石头落了地,但还会面临更大的难题。

到了结婚那天,我化好了妆,等着他来接我。怎么也等不来了,我的两位最要好的同事准备做“伴娘”,人家都有吃奶的孩子,等不及了,就半开玩笑地说,“咱就送货上门吧。”

我们步行到了六中,快六点了,他才阅完试卷,从办公室出来。上身穿着破背心,下身穿着旧短裤,脚上还穿着他父亲死后姐姐做的毛沿条白鞋,哪里像要结婚的样子?

婚礼是两家一起在教工食堂包了两桌席,买了两捆啤酒和几个西瓜。我只记得捏着鼻子灌啤酒的滋味。

席散后,他同室的邢老师回家住,让出双人宿舍,做我们的婚房。

第二天,我就回到了他的农村老家,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回家和六十八岁的婆婆住着两间整年不见阳光、又矮又暗的小北屋(前面有二嫂的大北屋档着)。

这样的日子,直熬到一家六口、祖孙三代,两间小屋实在挤不下了,又住过牛棚,住过危房,才逼着借钱借粮,拼命盖了四间土坯屋。

就这样一直熬过二十一年。直到1983年才赶上了“农转非”,我和孩子才转到了淄博十一中(1982年,婆母八十八岁去世)。1985年又有了解决六十年代初“下放”老职工问题的政策,我又享受“退职教师”生活补贴。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孩子大了,生活好了,也搬了四五次家,常常翻出那些老照片,其中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1962年三八节那张全体女教师的合影留念和我那张单人照。

那张合影留念,我曾写过《难忘的“三八”留念》和照片一起登在报纸上。对那张单人照,更是爱不释手,便放大了一张,装在相框里,摆在卧室里的三角厨上,自我欣赏,但内心还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