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此一来,艺术风格介于“浙派”、“吴派”之间的画家谢时臣,由于其职业画家的身份,风格又偏向“浙派”一路(“乾坤四景”这样的四幅屏式,接近于“浙派”的“渔樵耕读”式的四幅类型),理所当然地受到何良俊以至董其昌之后的文人画家和艺术史家的轻视与指责。首先,谢时臣虽然生在“吴派”画家之地,然而其在作画方面却有着淡雅“吴派”与浓墨“浙派”的两种风格,“定位”的不准确,让其在两派画家阵营中都颇有微词。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通过双脚的丈量和双眼的“摄取”才能够捕捉到最符合意境的画面。这种现代摄影师的取景方法,早在古代就有人使用了,而明代的谢时臣,正是在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的生涯中,完成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寻觅。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明 谢时臣 溪山雨意图

网上谢时臣的介绍非常简短,然而这样一位“驴友派”的画家,留下的画作这么多,怎么可能人生就这么简单粗糙呢?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溪山雨意图》局部

当然不会这样,查阅资料可以发现,这位谢时臣的经历和评价还是非常丰富的。

首先,谢时臣虽然生在“吴派”画家之地,然而其在作画方面却有着淡雅“吴派”与浓墨“浙派”的两种风格,“定位”的不准确,让其在两派画家阵营中都颇有微词。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谢时臣 虎阜春晴图纸本162.4×39.2辽博

其次,在当时的社会中,谢时臣并非文人画家,而一个职业画家,靠卖画为生,这样的出身让他在与吴门画派比较时吃亏不少。

最后,谢时臣后来声名的寂寥,除后继乏人,社会影响难以持续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晚明以后文人画、“南北宗”理论兴起,艺术批评风尚客观上发生了转移。

由于谢时臣并非纯粹的文人画家,他的驳杂风格更无法被归入现成的“浙派”、“吴派”丽大风格系统之内,无法附之以传,或者说不能被赋予明确的画史意义,于是他也就被晚明以降的艺术史有意无意地忽略和遗忘。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谢时臣《武当霁雪图》

“南北宗论”的提倡者董其昌虽将仇英划入“北宗”,却仍有局部肯定;而对于唐寅这样兼“利”兼“行”的画家,他则干脆回避。如此一来,艺术风格介于“浙派”、“吴派”之间的画家谢时臣,由于其职业画家的身份,风格又偏向“浙派”一路(“乾坤四景”这样的四幅屏式,接近于“浙派”的“渔樵耕读”式的四幅类型),理所当然地受到何良俊以至董其昌之后的文人画家和艺术史家的轻视与指责。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谢时臣《谪仙玩月图》

那么谢时臣自己对于这样的定位以及同行的评价是否知道呢?小编认为是知道的,从其“樗仙”的这个称号上就能看出,因为樗树即臭椿(比喻无用之材。多用于自谦之辞)。

这样不堪的树名能成为自己的号,恰恰也说明了谢时臣的心胸宽广和豁达。而这种不将自己归派入流的风格,也说明了谢时臣做人的洒脱与随性,这种心境值得学习。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谢时臣《秋山曵杖图》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杜陵诗意图册》明 谢时臣 绢本设色或墨笔 8开 纵22.3厘米 横18.6厘米 北京故官博物院藏

李监宅二首

杜甫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廷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谢时臣的《杜陵诗意图册》——

《杜陵诗意图册》各图无不根据杜诗之意而作,诗画双绝,令人击节叹赏。引首有明文徵明隶书题四字图名。每开对幅有支恒荣楷书杜诗各一首。此图册形构图均极尽巧思,繁复精整,层次多变。用笔苍劲古朴,墨色含蓄氤氲,点景人物选型古拙清雅,尺幅间亦能曲尽草木之态,诗情之妙,是谢氏山水的代表作。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杜甫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

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真供一笑乐,似欲慰穷途。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杜 甫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其二 杜 甫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卷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雪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

草堂即事

杜甫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雪里江船渡,风前竹径斜。

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作画功力受同行肯定

谢时臣长期生活在苏州,与苏州许多画家和文人都有交往,并几乎获得了他们的一致认可。《朱卧庵藏书画目》著录《谢樗仙西江图》,后有文森、吴大渊、文徵明、唐寅、朱元吉等五人题诗,可见苏州画家、文人对他的肯定。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谢时臣《仿李成寒林平野文徵明題長歌合卷》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谢时臣 《疏林觅句图》

这幅画作图绘高人逸士林下漫步之景,墨笔勾勒的树木,或苍劲挺拔,或曲折盘绕,营构了一处山间的幽深之境。

徐渭与晚年谢时臣相识于杭州,谢并赠画多张,回苏州后很快去世。徐渭在为友人题谢时臣绘陶渊明卷时特意指出,用墨只是技巧,重要的是绘画的最终艺术效果如何。对绘画的用墨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他一边做“驴友”,一边做“画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