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隔离棚,俗称“包封”,目前已成为在京施工的新标准。它的内部又是如何运转的呢?

日前,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辛杰一行到隧道公司北京地铁19号线项目部,重点参观隔离棚建设情况,了解隔离棚的“魔力”。

“黑科技”之独特的隔离棚构造

还未进入施工现场,一个长71米、宽17米、高12.6米的“庞然大物”便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便是右安门外站两个竖井共用的隔离棚。

“隔离棚与龙门吊共用一条‘腿’,隔离棚依附于龙门吊的立柱建造而成,这样做不仅节省材料,还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北京地铁19号线项目负责人梁尔斌讲解到,“隔离棚顶部50%棚面采用阳光板制成,可保证采光率,隔离棚内填有5cm厚玻璃丝绵,可有效降噪。”

该项目由于场地空间有限,设备平面布置困难,通过“小复式”,将空压机、格栅、轴流风机等都存放于储物平台上,不仅不影响正常的施工作业,还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在隔离棚顶部设有主动屋顶风机,可将外部空气“吸入”隔离棚内,同时在隔离棚内部设有水幕除尘器,可通过风机吸附棚内污浊的空气,经过水幕过滤,扬尘等颗粒物便会与水融合,继而随着污水排出。通过主动屋顶风机与水幕除尘器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棚内空气对流,可有效净化隔离棚内空气。

此外,隔离棚内人员通道、机械作业区及设备区完全分离,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有效防止出现交叉作业。

“黑科技”之防尘实现自动化

如何做到在隔离棚内实现自动化防尘?

据了解,项目部在隔离棚内设有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并显示棚内空气质量状况,并将数据传输到集中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一旦发现数据超标,系统便会立即自动启动降尘喷淋系统。

站在隔离棚内往棚顶看去,可以看到在顶部四周内沿处布满了喷头,除此之外,在棚内井口及渣土池四周等多处扬尘“多发地”也设有喷头,可针对性加强防尘效果。

在隔离棚内不论进行什么作业,只要PM10或PM2.5的数值达到轻度污染的临界值,隔离棚内喷淋系统便会自动开启“喷雾”模式,直至监测器上数据达标,喷淋系统会自动关闭。

该项目部在喷淋管路上缠有由绝缘胶包裹的电热丝,保证了喷淋设备在冬天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黑科技”之移动式降污设备

焊烟净化器和移动式雾炮机都属于移动式降污设备。

移动式焊烟净化器原理和抽油烟机类似,通过风机引力作用,焊烟废气经万向吸尘罩吸入设备进风口,经过过滤,洁净气体标排出。

而雾炮机则与喷淋设备同理,由喷出的水雾把扬尘“浇灭”,移动式雾炮机主要用于对于竖井出入口等重点部位进行喷雾降尘。

隔离棚内配有多台移动式焊烟净化器,在动焊作业时启动焊烟净化器,可精准“捕获”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有效净化作业环境周围空气,保证隔离棚内空气质量状况良好,且不会将有害气体扩散至外界空气中。据了解,项目部已经把启动焊烟净化器纳入动焊作业工序,要求动焊作业开始时必须立即启动净化器。

参观结束后,辛董事长一行表示项目部隔离棚内许多做法都很值得借鉴,并与陪同人员在项目部会议室内就隔离棚建设问题进行了近一小时的深入交流、研讨。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姜伟、马军,公司党委书记徐磊、工会主席魏绵峰、北京片区负责人温盛科等陪同参观。

监制:李焕科

素材:刘春雨

编辑:于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