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冷战时期,美苏时刻有可能爆发火星撞地球的大战,谁拥有更致命的战略轰炸机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谁倾斜,于是美苏双方各自拼命研发新式装备,军备竞赛驱动的科技创新反哺军备竞赛,一时间各种突破想象的武器集中爆发,“里海怪物”、F-117、B-2就是典型代表。2020年,美俄新型战略轰炸机纷纷相继传出最新消息,先是美国空军发布B-21“奇袭者”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最新渲染图,紧接着俄罗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深度改进型图-160M战略轰炸机也在喀山首飞成功,颇有几分互相较劲的意思。

2020年,美俄新型战略轰炸机纷纷相继传出最新消息,先是美国空军发布B-21“奇袭者”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最新渲染图,紧接着俄罗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深度改进型图-160M战略轰炸机也在喀山首飞成功,颇有几分互相较劲的意思。


◎2月2日首飞的深度改进型图-160M(上)与现役图-160对比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管是洛马的B-21还是图波列夫的图-160M,厂家宣传吹得天花乱坠,但仅从外观上来看,是很难与它们的前辈看出区别来的。号称深度改进型的图-160M,在外观上与图-160明显可辨的区别只有机头下方的光电窗口和尾椎长度。


◎B-21(上)与B-2的同角度对比,外形区别不是很明显

而顶着诸多“黑科技”头衔的B-21,似乎也只是缩比简配版的B-2,二者在气动布局方面并没有太大区别。而俄罗斯正在研制中的PAK-DA隐身战略轰炸机,气动布局也已确定是飞翼布局,不会完全跳出B-2的框框,包括在研的其他型号也是,不会有革命性的创新之处。可以明确的是,不管是即将于明年首飞的B-21还是其他型号,亮相都不会像B-2那样震惊全球。

说这话并不是把B-2“幽灵”捧上神坛,而是对现阶段隐身战略轰炸机的发展状况的一个基本判断。现在回头看看,B-2首飞30多年了,图-160首飞将近40年,时隔三四十年,公元2020年我们看到的图-160M、B-21,相比三四十年前的图-160和B-2几乎是在原地踏步。站在这个角度看的话,B-2在短时间内确实是很难超越的,下次要看到像90年代看B-2这么惊艳的新飞机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冷战结束之后大国在武器装备领域的创造性有所下降,没有比B-2更加惊艳的飞机出现

究其原因,超级大国之间的热战风险降低是最根本因素。冷战时期,美苏时刻有可能爆发火星撞地球的大战,谁拥有更致命的战略轰炸机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谁倾斜,于是美苏双方各自拼命研发新式装备,军备竞赛驱动的科技创新反哺军备竞赛,一时间各种突破想象的武器集中爆发,“里海怪物”、F-117、B-2就是典型代表。

冷战结束之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军备竞赛放缓(当然这是好事),进而影响到了军事科技发展速度,总体上决定了装备领域不会有冷战时期那般集中的爆发。而与此同时,高超音速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战略轰炸机不再是最重要的常规突防利器,战略轰炸机的更新换代速度放缓。如果本世纪中叶之前不爆发大战,大概2050年还是B-52们的天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