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下旬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发生伏秋连旱

7月下旬以来,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2℃,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至9成(图1)。其中湖北、湖南、江西3省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湖北、江西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图2)。长江中下游地区≥35℃高温日数有20~5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5~40天。

未来10天,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旱情持续

图1 2019年7月21日至10月28日降水距平百分率

未来10天,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旱情持续

图2 1961-2019年7月21日以来湖北、江西省平均降水量

二、旱区植被生态变差

干旱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湿度持续下降,部分土层薄、扎根浅的植被因缺水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出现叶片枯黄、生长迟缓现象,部分受旱严重的植物枯死,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和福建大范围植被覆盖状况变差,植被生态质量下降。卫星遥感监测的植被覆盖度(图3)显示,2019年8至9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植被覆盖度较近5年同期明显下降,其中,湖北东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大部和福建西部植被覆盖度减少1%~3%,部分地区减幅超过3%。

未来10天,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旱情持续

图3 2019年8至9月植被覆盖度(%)与近5年同期的距平

三、旱区晚稻和柑橘等农产品产量品质受到不利影响

高温少雨导致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先后出现农业干旱。灌溉条件较差地区的晚稻孕穗抽穗及灌浆受到不利影响,出现萎蔫、卡穗、结实率下降等状况,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下降,同时对蔬菜、油菜和冬小麦播种育苗等秋种工作不利。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柑橘产区。9月,柑橘类果树处于果实膨大和秋梢转绿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柑橘遭遇了高温干旱和日灼影响,果树出现叶片缺水卷曲、发黄、甚至整株幼树枯亡的现象,果实膨大和秋梢生长受阻,部分果实出现不同程度的太阳斑。10月上中旬,江西大部和福建西部温高雨少,干旱持续,部分缺少灌溉条件的果园出现果实偏小、落果现象,柑橘产量和品质受到不利影响。

四、10月以来长江中下游旱区出现降水,部分地区旱情缓解

10月4日以来湖北和湖南大部降水量为25~150毫米(图4);10月25日以来,江西中部、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降水量为10~50毫米,旱情得到缓解;但江西北部和南部、安徽南部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农业干旱持续(图5)。

未来10天,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旱情持续

图4 2019年10月4日至10月28日降水量

未来10天,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旱情持续

图5 2019年10月29日全国农业干旱综合监测

五、预计未来10天,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旱情持续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预计未来10天(10月29日至11月7日),江淮、江南中东部、华南东部降水仍持续偏少,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旱情持续,对晚稻灌浆成熟、油菜和冬小麦播种育苗等秋种工作不利,并将影响植被生态和蔬菜瓜果生产。建议上述地区及时收获已成熟水稻和棉花等作物;同时,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旱区继续做好农业抗旱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