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出自姚姓和妫姓、官位、归姓、改姓等。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氏遂迁入福建。

#中华姓氏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胡掌贵谈

#中华姓氏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年少的时候总爱胡思乱想,有时候居然会嫌弃自己的姓氏。

原因只是因为同学们老爱拿我的姓氏给我起绰号。

像什么,胡xx,等等绰号,都被不同的同学给我叫过。于是,我就会嫌弃起自己这个姓氏来!

长大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胡”姓有了了解。也逐渐因为自己姓胡而觉得骄傲!

传说胡姓的来源是在周文王时代。周文王将封在妫满“胡”地为胡襄王。妫满在此筑城,名“胡襄城”。“胡”为古地名,“襄”为辅佐之意,即表示辅助周王以定天下的意愿。

胡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出自姚姓和妫姓、官位、归姓、改姓等。胡氏的起源地,是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陈国,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胡氏的起源地,是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陈国,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当代胡姓的人口已近1400多万,胡姓在当代为全国第十五大姓,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大约占胡姓总人口的41%。

胡姓在汉朝时期达到了鼎盛,汉朝时期,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其中,迁去甘肃省境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即安定胡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

  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氏遂迁入福建。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氏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

#中华姓氏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胡掌贵谈

我家的族谱是从清朝开始有记载的,上面说我的老祖宗是清朝的站殿大将军,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站殿大将军是什么职位和级别。但是听老年人讲相当于二品大员。具体的也没有见过史料记载!

总之姓氏是一种文化,值得我们研究与传承!

#中华姓氏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胡掌贵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