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登《朗读者》舞台 袁泉牡丹亭圆梦读出韵味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王磊 )在上周六最新一期的《朗读者》中,袁泉一袭白裙优雅亮相。正如董卿在导演手记里说,当袁泉站在舞台上,配合着背景《牡丹亭》里杜丽娘的那场梦,袁泉无疑就是那画中人了。《牡丹亭》里,曾有一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而袁泉这么多年来,似乎躲过了时光的印记,任凭似水流年,依然是如花美眷。

日前,袁泉接受了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的采访。学习过京剧的袁泉,坦言举止也颇有名角风范。对于《朗读者》,对于《牡丹亭》,对于自己曾经的那些经历,袁泉都娓娓道来。

借《朗读者》圆戏曲梦

法晚:

《牡丹亭·惊梦》被誉为戏曲中的《红楼梦》,作为自幼学戏之人,在你看来戏曲与其他文学作品有哪些特质是一样的?

袁泉:

《牡丹亭》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但是因为我学戏的时候是十一岁到十八岁,而《牡丹亭》是要读了大学以后才有机会去学的,所以虽然我一直很喜欢,也在台下看过前辈们的表演,但却没有机会作为戏曲演员真正学习表演《牡丹亭·惊梦》这个片段。

法晚:

所以这次借《朗读者》,你将《牡丹亭》带到了舞台上?

袁泉:

对,因为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想念。当时我也回忆了很多在戏曲学院附中上学时候的思乡之情,就觉得如果能够把它朗读出来,也算是弥补自己的一个遗憾了吧。

《牡丹亭》的唱词、昆曲曲牌里的唱词,从小就在我心里,我非常能够体会它其中每一个字所表达的意境。这次在《朗读者》中也算是一个尝试,就是把本来有旋律的一段戏曲作品的唱词,用朗读的形式呈现出来。

置身其中朗诵意犹未尽

法晚:

你是如何选定作品的?对于自己在节目中的表现是否满意?

袁泉:

导演组负责和我对接的导演叫佳佳,我们之前也考虑过其他作品,经过多次沟通后还是选定了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当我到录制现场看到舞台上有杉木、亭台楼阁的时候,真的感觉非常兴奋。音乐响起,置身于这样一个如此有意境的景象之中时,你的朗诵便会自然而然的带出那种韵味,所以我录完节目还意犹未尽。

法晚:

首登《朗读者》舞台 袁泉牡丹亭圆梦读出韵味

此次参与《朗读者》的录制前是否仍提前做了一些功课?

袁泉:

确定要朗读《牡丹亭》选段之后,我又回去听了一位已经过世的老先生对于《牡丹亭》这一段在昆曲曲牌里面的非常细腻的逐字讲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我当年学习戏曲时候的很多回忆。因为当时每当我们学习一出戏的时候,戏里每一句的唱词,唱词中的每一个唱腔,老师都会去指导你,她会指导你的吐字,指导你所有音符的起承转合。所以在这样一个为录制节目做准备的过程中,不仅是对过往的回忆,同时也让我不由得再次赞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朗读者》是人生舞台缩影

法晚:

为是什么原因让你乐于接受《朗读者》节目组的邀请,选择登上舞台?

袁泉:

在看过第一季节目之后,我觉得这真的是一档很有品质、很有良心的节目,它能够让你从各种各样的人生中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

法晚:

《朗读者》这档节目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袁泉:

我觉得《朗读者》真的能够呈现出一个非常宽阔的人生舞台的缩影,每个人都会把自己可能深藏于心,最打动自己和最柔软最坚持的那一部分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分享给观众。

法晚:

面对董卿老师,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袁泉:

我觉得董卿在访谈的时候真的时,董卿会让你感受到她是一位非常好的引领者,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好的倾听者。所以当我和她聊起在少年时代的这回忆时,觉得对面这位倾听者带给了我一种很强大的信任感。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