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颖 何莎莎 北京报道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智慧金融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已成为智慧金融升级的第一推动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在不断迭代升级,智慧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在延伸和扩展,技术对于金融的作用,将逐渐从辅助转变为重要的支撑和决定作用。

凤凰金融:智慧金融的核心是让普惠金融真正惠及大众

12月11日,在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18(第十届)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上,凤凰金融首席大数据兼人工智能官邢志峰表示,智慧金融的核心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赋能金融业务,让普惠金融真正惠及大众。目前智慧金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科技赋予金融新内涵

如今,金融公司已经跨入智慧金融时代。

作为凤凰卫视集团旗下一站式智能投资平台,凤凰金融自成立伊始就开始在智能科技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智能金融”概念。

公开资料显示,凤凰金融利用智能技术在交易和辅助交易两个层面搭建了综合多元的产品+服务的新型客户财富管理平台。目前,“智能+”保险、基金、财富管理已经研发出凤凰智保、魔镜智投、凤凰真准等产品,同时在辅助交易端也推出了“凤鸣智能资讯”这样的投资辅助决策工具。此外,还在逐步向智能客服等领域进行探索。

在邢志峰看来,智慧金融的核心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赋能金融业务,让普惠金融真正惠及大众。它既不是技术手段在金融业务中的“炫技”,也不是金融与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科技对金融的赋能,是技术与金融发生“化学反应”后对金融的扩展与裂变。目前智慧金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智慧更多地体现在使用技术手段替代重复标准化的人力工作。

金融科技聚焦于创新,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金融科技创新不是分蛋糕,而是做大蛋糕”。对此,邢志峰指出,金融科技创新并不是去颠覆金融本身,金融的本质并没有改变,金融科技赋予了传统金融新的内涵、扩展了传统金融的边界、丰富了传统金融的实践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科技创新是做大蛋糕的。在金融科技加持之下,在金融新生态圈中,伴随着技术不断的渗透,专业分工越来越明显,虽然技术型公司在进入金融领域,金融公司在实现技术升级,但是术业有专攻,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思考自身的金融属性和科技属性,后面的跨界合作也会越来越多。

应做好数据安全法制建设

事实上,智慧金融贯穿在金融完整的价值链里,从投资端、借款端、获客、风控一直到贷后管理。凤凰金融在风控、业务决策、营销获客等方面也已经进入“智能+”的实践阶段。

在风控方面,凤凰金融依托于大数据平台的基础设施环境自主研发了“凤羽万象大数据风控系统”,打造了专注于多源数据整合的数据接入系统、专注于外部数据获取的爬虫系统、专注于算法实现和计算性能的特征与模型系统,以及专注于审批流程和规则的风控业务系统,从而有效抵抗恶意攻击和网络入侵,保障用户信息和资金安全。

在营销获客方面,凤凰金融的“凤飞智能获客引擎”通过模型将前端获客渠道分析和后端客户价值预测相结合的领先的高科技的金融营销系统。此外,“凤栖CRM系统”综合支付、网贷、基金、保险、海外、财富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数据建模,能够提前进行流失客户预判和追踪、分析、预警等,为数据分析、决策制定、精准运营、营销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客户管理的效能提升。

不过,智慧金融极度依赖数据,因此金融消费者的隐私保护问题也对机构提出了挑战。针对信息安全与数据学习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的问题,邢志峰认为,“首先技术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这取决于技术被人们如何使用。正如一把刀既可以杀人,也可以用来做菜”。

基于个人用户的相关数据信息,隐私保护是核心。因此,凤凰金融始终把数据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同时在数据采集的告知、数据使用范围的确认、数据交易的规范、数据传播的监管等各方面做好相应的法制建设工作,让智慧金融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让用户没有隐私泄露方面的担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