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女子妆容分为三大块:眉妆、唇妆、面妆(指五官之外的面部其他部位的妆饰,主要包括额黄、花钿、斜红、妆靥)。而古人可就不一样了,以唐代女子的妆容来说,就包括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等几大步骤,而且仅眉毛这一项,就有几十种眉型之多,名目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历史悠悠几千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但女子对美的追求却延续至今,生生不息。其实在中国古代,女人对妆容的重视与如今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女子化妆讲究的是有妆胜无妆,意在告诉别人:“本姑娘可是天生丽质”,以清新自然为主,一般的生活妆,简单画下眉、眼线和唇部,略施粉黛即可。

而古人可就不一样了,以唐代女子的妆容来说,就包括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等几大步骤,而且仅眉毛这一项,就有几十种眉型之多,名目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古代女子妆容分为三大块:眉妆、唇妆、面妆(指五官之外的面部其他部位的妆饰,主要包括额黄、花钿、斜红、妆靥)。其中,运用得比较多的主要是三大点:花钿、眉妆、唇妆。

【花钿】:额间一笔,妩媚点睛

花钿,属于额妆,尤盛于唐代。其形似花,但也并非完全囿于花朵的形状,有月形、鸟形、叶形等等,当然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应该是梅花妆。古人制作花钿除了直接取大自然的花饰之,还有金箔、鱼腮骨、虫翼、彩纸、羽毛等等,颜色包括红、绿、黄三种,以红色居多。

到了宋代,随着崇尚淡雅之美风气的兴起,浓艳风格的花钿逐渐失宠。到了元代,花钿终究淡出了女子的妆台。

【眉妆】:七情之虹,演绎万千风情

眉被古人称为“七情之虹”,人的喜怒哀乐几乎都要牵动它,忧伤时会皱起,愤怒时会上扬,除了表达情绪,眉毛也是最能体现人物气质的。因此眉也成了绘画中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部分。

在古代,眉装的名目和式样之多,唐代之前,女子喜画细峨眉,以秀丽悠长为美;唐之后,眉型也是以细长为主。唯独在唐代,眉妆呈现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状,名见经传的就有阔眉、柳叶眉、桂叶眉、却月眉、拂烟眉等多种式样。

【唇妆】红唇轻点,娇俏动人

古人常用“点绛唇”来描写女子的唇妆,所谓点的意思,就是不将上下唇全部涂满。而是在下唇中间部位,涂成一大圆形点,借以改变原有唇型,使唇厚的变薄,嘴大的变小,看上去就像樱桃一样,娇小红艳,美丽动人。

古今女子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说明美实在是人本能的需求。时光终究流逝,然而,美的记忆将长存。金戈铁马,有时倒抵不过美人额间、眉梢、嘴上的那一抹姿色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