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30日,混乱中搭载着10000名乘客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离开哥滕哈芬港口,在波美拉尼亚海岸被苏联潜艇S-13所发现,艇长亚历山大·马里内斯科判定其实德国军舰,随即命令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近9400人死亡,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难。于是,邓尼茨命令所有德军参与撤离作战任务的船只:务必在5月9日午夜1时之前满载难民,驶离东普鲁士地区的港口。

二战初期,德军摧拉枯朽的攻势,直接把英法联军逼进了法国敦刻尔克的海滩,直接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撤离了33万6千人。

风水轮流转,1944年末,随着邪恶轴心的没落,东西两线战场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军在盟军的进攻下开始溃败、撤退。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在这种情况下依旧冥顽不灵,命令东普鲁士、库尔兰、波兰地区的军民留在当地,坚决迎战苏联军队。

1945年1月12日,科涅夫元帅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率先对波兰中部展开了目标直至柏林的大规模进攻,也同时揭开了苏军在德国东部的一系列进攻浪潮。1945年1月23日至2月10日期间,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发起了东普鲁士攻势。德国东普鲁士地区长官埃里希·科赫表示坚决执行希特勒绝不后退的命令,所有胆敢后撤的德国军民都要被处死,但是在苏军攻入东普鲁士地区后,最先逃跑的人却是他自己。

苏军钢铁洪流所到之处,德军对待战俘惨无人道的场景让苏军愤慨不已,再加上苏军军纪不怎么样,屠杀德国已经投降的军人、平民的事件时有发生。1月23日,苏军完成对东普鲁士地区的合围,在已经被包围情况下,希特勒依旧下令,全民抵抗,不许后退。

此时,德国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已经认识到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不做点什么,包围圈中的上百万德国军民下场一定会十分悲惨。1月23日,邓尼兹以无线电对从波兰占领的港口格丁尼亚,下令开始撤离所有即将被苏联占领的平民与士兵,作战代号——汉尼拔。
1945年1月23日撤离行动开始,德军动用剩余的海军力量,并且征用了大量民船,从包围圈内的各个港口撤离德国军民。从包围圈内的皮劳、但泽等城市出发,经过波罗的海,最终抵达德国基尔、吕贝克以及丹麦哥本哈根等港口城市。

但是撤离路线并不太平,英军呼啸而来的轰炸机仿佛在报敦刻尔克的一箭之仇,波罗的海遍布水雷,苏联的军机和潜艇大肆捕杀德军船队。
1月30日,混乱中搭载着10000名乘客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离开哥滕哈芬港口,在波美拉尼亚海岸被苏联潜艇S-13所发现,艇长亚历山大·马里内斯科判定其实德国军舰,随即命令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近9400人死亡,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难。

2月9日,自皮劳出发的冯·施托伊本将军号,载着4267民伤兵和难民前往斯维内明德,也被S-13潜艇所击沉,德军的T-196号鱼雷艇赶到现场时,只救起了300余人。
3月初,一支由舍尔上将号装甲舰、3艘驱逐舰与T-26鱼雷艇组成的特遣舰前往伍林掩护撤退,海军并设法撤离了75,000名士兵与难民。载着11000人的德意志号客轮,被盟军轰炸机击沉。

在4月4日至5日凌晨,德军利用快艇、登陆船疏散了近30000名士兵运至海尔半岛,据保守估计有265000人在4月份从格但斯克撤至海尔半岛。
4月15日,一支大型撤退船队彻走了超过20000名士兵和难民。
4月16日,戈雅号客轮被苏联潜艇L-3所发射的鱼雷击中沉没,超过6000人遇难,仅183人生还。

5月1日至5月8日,超过15万人被移送往海尔半岛沿岸。此时英军已经开进了邓尼茨的家门口,英美坚决要求德军于5月9日1时前在东线方面与苏军达成停火。于是,邓尼茨命令所有德军参与撤离作战任务的船只:务必在5月9日午夜1时之前满载难民,驶离东普鲁士地区的港口。
在5月8日晚上9点,德国集结了94艘船的巨大船队从拉脱维亚利耶帕亚离开,载着18万人前往西方。

至此,汉尼拔行动正式结束,在汉尼拔行动的15个星期里,共有1080艘各型舰艇加入了救援队列,除了损失了戈雅号、古斯特洛夫号和施托伊本将军号外,德国还损失了各式船只158艘。
但是,这次海上撤离行动在途中难民的损失率不到十分之一,成功撤走的人口超过200万,通过陆路撤离的德国难民也有超过200万人,但是有超过30万人因各种原因死亡。因此,汉尼拔行动是德国海军在战争中最成功的一次行动之一。

根据邓尼兹在战后撰写的回忆录:“拯救东部的人民是我们武装部队仍然需要执行的重要任务,如果我们不能保住他们的家园,那么我们至少可以保住他们的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