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新疆是一种瘾,来过一次后,就有再来的渴望,很难戒掉。

对我来说,新疆更像远方。

即便住在这里,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生,脚步还是有太多的地方没有丈量到,每一次的跋涉和惊叹之后,都发现还是站在面纱之前。面纱之后,照样有更炫目更激荡的未知存在。

这是很难用想象构建的旅程。不论你住在这里,还是不住在这里,时间永远存在力不从心的缺陷。

选择很难。面对新疆,就犹如面对一个人所有的欲望和梦想,所有的情感和心境。激情,热血,奔放,寂寥,自由,渺小,卑微,骄傲,征服,狂野,膜拜,孤单,温暖,创造,寂灭,怒放,生长,凋谢,不甘,喜悦,淡然,震撼,通透,恍惚,包容,这一切词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可是,无法一一到达,就像一个人,永远无法把握自己的每一缕生灭不息的思想。

在这片土地上,你根本无法知道,在哪里,有什么,何时,会激发你的共鸣,让你身不由己,欲罢不能。

山和山之间,城和城之间,草原和草原之间,水和水之间,路和路之间,沙漠和沙漠之间,绿色和绿色之间,风雪和风雪之间,季节和季节之间,黑夜和白天之间,从没有相似之处,每一点细微的不同,都足以让一个人心思千回百转。

说不成。各有各的眼,各有各的心动。

就像看过天池的,再看赛里木湖和喀纳斯,我不会问是什么感觉。

就像走过216国道的,再走独库公路和沙漠公路,我不会问是什么感觉。

就像看过江布拉克草原的,再看巴音布鲁克和喀拉峻,我不会问是什么感觉。

就像流连过喀什古城的,再看库车和伊犁,我不会问是什么感觉。

就像看过博格达峰的,再看慕士塔格和友谊峰,我不会问是什么感觉。

就像看过乌鲁木齐南山河谷的,再看果子沟和夏尔西里,我不会问是什么感觉。

就像看过库木塔格沙漠的,再看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我不会问是什么感觉。

就像来过乌鲁木齐的,再看克拉玛依和石河子和库尔勒,我不会问是什么感觉。

甚至就像吃过新疆羊肉串的,再吃红柳烤肉和架子肉,我也不会问是什么感觉。

就是这样啊。在新疆,你以为的每一个相同,结果都是大不同。

吐鲁番的葡萄和和田的葡萄,哪个更好吃?

和田的红枣和若羌的红枣,哪个更有品质?

若羌的绿洲和且末的绿洲,哪个更有个性?

且末的气质和巴里坤的气质,哪个更独特?

巴里坤的个性和布尔津的个性,哪个更有风情?

布尔津的旖旎和新源的旖旎,哪个更有层次?

新源的丰满和和静丰满,哪个更有内涵?

和静的烟火和莎车的烟火,哪个更有味道?

莎车的喧闹和叶城的喧闹,哪个更有厚度?

这一切,都只能是一个人的体会,一个人的获得。

这是一种复杂到极致也简单到极致的感觉。复杂,是因为目不暇接,纷至沓来,无处不在。简单,是因为只要你到达,就可以触摸。

新疆,不会把答案放在每个人面前,新疆,需要行走,更需要在行走中不带任何的固有思维,打开自己,就总会在行走中,慢慢的在心里,沉积下属于自己的一缕风沙,一缕激荡,一缕生命,一缕心安。

而不来,也不会影响在思想中行走新疆。汉唐明清,有多少诗篇,同样把新疆,写成了心里的远方。

新疆的天大地大,从不在意一个人在这里刻下自己的名字,收一片自己的星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