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环球战略智库即可订阅

导读

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基本尘埃落定。民主党时隔8年夺回国会众议院控制权,共和党则进一步巩固了参议院多数党地位,美国国会再度进入“分裂”时代。在州长选举中,两党各有斩获,民主党胜多负少。中期选举结果基本符合外界预期,民主党控制众院将对特朗普内政立法构成巨大阻碍,也将影响特朗普和共和党对2020年大选的预期。特朗普将围绕下次选举调整其内外政策,提前进入选前状态。

选举结果符合特朗普预期

选前,外界普遍认为选后会形成民主党控制众议院、共和党控制参议院的府会“弱分治”格局。从最新结果看,民主党可能在众议院多得30席以上,共和党在参议院的优势扩大到4席以上。特朗普认为,选举并未展现出民主党一边倒的局面是其施政、助选有力的证据,是“获得重大成功”。

特朗普与共和党从选举中看到了一些积极因素。

其一,共和党有很强的攻坚克难、打逆风球的能力。民主党在此次选举中气势很胜,在美国掀起一股“蓝色风潮”,而风暴中心是得克萨斯州参议员泰德•科鲁兹与民主党新星贝托的对决。泰德•科鲁兹在得州连任多年,曾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热门人选与特朗普角逐,民主党希望借掀翻克鲁兹体现气势,塑造“大卫击倒巨人”的政治神话。两党在该选区投入甚高,该席位争夺几乎成为总统大选预演,选前两人民调也不相伯仲,相差不足3%。从最终结果看,克鲁兹虽仅以1%的微弱优势胜出,但也极大鼓舞了共和党的士气。

其二,共和党保住了决定未来政治版图走向的关键摇摆州。此次选举将改选全美三分之二的州长。州长在决定本州事务中有很大政治资源和权力,其中被两党最看重的是影响选区划分的能力。美国每隔10年将根据人口普查结果重新划分选区,两党都希望从中获利。2011年上次选区划分时,共和党在州层面上占据较大优势,导致其在之后数次众院选举中“以少胜多”。此次选举中,共和党保住了俄亥俄、佛罗里达两个关键摇摆州,避免了共和党在2021年下次选区重划中遭受清算。

其三,民主党新人大批折戟,证明其火候不足。此次选举民主党推出大批政治新星挑战共和党大佬,并在全国层面上广做宣传。但从最终结果看,这些新星均最终败北,显示出民主党缺乏造星能力。

但是,特朗普也看到此次选举中南部优势岌岌可危、民主党投票率被全面激发等风险。为赢得2020年选战,特朗普需要用政策重新塑造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和氛围。

内政方面,特朗普将以分化、离间民主党为主要目标

此次选举表示,如果民主党能够高度团结、目标一致,仍能够在两党角逐中占据一定优势。特朗普2016年胜出表面上是一出政治“黑天鹅”,其真正原因是特朗普的民粹主义、劳工保护许诺分化了民主党的基础选民,争到了白人蓝领及“铁锈带”地区选民的支持。特朗普未来两年施政仍将以继续分化民主党为主要目标。

一方面,特朗普可能推出迎合部分民主党基层选民支持、但可能无法在国会通过的立法倡议,分化国会民主党与基层民主党的关系。民主党此次胜利是各派齐心的成果,但在掌握众议院多数席位后,民主党新老、各派之间的分歧和利益冲突将逐步显现,这是特朗普的重要机会。特朗普预计不会复制奥巴马在处理“府会分治”时采取的两党划线的策略,仅提出符合本党理念的立法倡议。与之相对,特朗普可能提出一些令民主党内部争执不休的争议性议题。例如,在民主党控制众院的情况下,特朗普仍将如期推动进一步减税和基建立法方案,但在方案中区别性对待民主党各派背后的选民和选区。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党的内部团结将经历严峻考验。

另一方面,特朗普将继续运用移民等社会议题“挑动群众斗群众”,将民主党归类为“少数族裔政党”。中期选举中,特朗普与共和党将移民政策作为头号话题,在媒体上广泛投放关于“非法移民威胁论”的政治宣传广告。选举结果虽未体现出该策略取得良好效果,但各项民调显示,移民问题已成为选举头号议题,其热度远超经济、医改等传统议题。这在另一层面说明特朗普和共和党塑造议题的能力仍然奏效。未来两年,特朗普将继续在移民问题上制造争议和轰动性事件,如签署行政令废除或限制“出生公民权”,加大对非法移民打击,剥夺和追溯新移民参政权等。这种做法势必引发民主党的强烈反弹,更加猛烈的抨击特朗普及其政策。但对于特朗普来说,民主党的这种反应正中下怀,特朗普既可将其在内政领域的施政不力推卸给民主党的“否决政治”,又能借助民主党对其攻击调动本党选民支持。

外交方面,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路线不会因此松动

除去气候变化、国际机构认同等细枝末节的问题以外,两党在对外战略上的认知日趋相同,没有决定性差异。民主党民粹派在中期选举中进一步得势,民主党参议员谢罗德•布朗在“红州”第三次连任,已广泛被视为2020年总统大选民主党的热门人选之一。布朗在贸易、反恐等领域的看法与特朗普几乎如出一辙。

这种情况导致外交议题很难成为两党选战的决定性因素,只能成为特朗普政绩的点缀品。此次中期选举中,特朗普也尝试运用“贸易牌”、“中国牌”调动选情,试图激发中间选民支持,但实际效果极为有限,未能获得美国国内舆论的响应。特朗普将适应这种新形势,调整其对外战略方针。通过树立竞争对手,解决历史问题来彰显特朗普本人的“本国优先”、“爱国英雄”的形象。

在外交领域,特朗普将进一步减少美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和国际义务,构建价值观同盟。特朗普将延续之前两年的“退群”策略,以各种借口为由继续从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中抽身,将更多资源转向解决美国所关心的国际问题,而不是他国所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美国将加强与传统盟友与伙伴的战略合作,借助“攻守同盟”来维护美国外部环境安全稳定。在俄罗斯问题上,特朗普或许将放弃与俄大幅缓和的“艰难选项”。在朝核问题上,特朗普将守护既有合作成果,但时间压力有所减轻。在对伊朗问题上,特朗普主动采取军事手段改变现状的可能性在降低,战争这种高风险选项不确定大,容易成为民主党攻击特朗普的重要口实。

在经贸领域,特朗普将继续推进经济民粹路线,存在与民主党“竞相示强”的可能。经济民粹路线在特朗普2016年胜选中发挥重要作用,特朗普借此向美国国内传递出强烈危机感、不安情绪,进而松动了美国两党建制派的统治基础。上任后,特朗普所推出的贸易保护措施也为其争得不少成果,成为其能为美国争取利益的直接证据。未来两年,特朗普将微调相关策略,将重点放在与主要竞争对决之上。对于美国主要盟友,特朗普尽快敲定贸易协定的重谈、重签,兑现贸易施压的“红利”,给国内一个交代。但对于美国的经济竞争者,特朗普可能将继续渲染其竞争威胁,不会轻易化敌为友。

在安全领域,特朗普将加大美军方对美国国内危机、边境安全的介入程度。本次选举前,亲共和党媒体热炒“中美洲大篷车难民”危机,特朗普指令美军方派军封锁边境,阻止其进入美国。这一行动开启了美军解决美国国内问题的先河。在修“边境墙”提议很难得到民主党支持的情况下,特朗普可能会让美军在美加边境组建一堵“人墙”,打击非法移民入境。在从反恐战争抽身的情况下,特朗普或将让美军加大对中美洲贩毒和犯罪的打击力度,从根本上减少美国所面临的移民威胁。

作者| 李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环球战略智库特约研究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