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们蓄发而不剃头,即便皇帝也是如此,他们将头发洗干净,盘到头顶上。如果头发比较杂乱,顶多是修理一下,绝不会剃头。

  但是这种情况到了满清入主中原后,发生了改变,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自己的“民族发型”,并强迫汉人剃发,目的是为了消除汉人的民族意识,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朝统治者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命令执行的很坚决,所以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

  由于朝廷对发型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有了“五天一打辫,十天一剃头”的说法,这么以来大量剃头师傅应运而生,在所有剃头师傅中,给皇帝剃头是最难的,在皇帝头上动刀,稍不留神,小命就没了,想想都害怕。

  皇帝剃头是有很多讲究的,首先是时间,要选在巳正时,太阳刚好升到东南角。除此之外,对于剃头师傅的“安检”也是相当严格,进宫时必须脱光全部衣服,由专业侍卫检验有无夹带可能伤及龙体的器物。然后换上特制的“工作服”,见到皇帝扣头完毕,还要请出御用剃刀,然后在侍卫的严防死守下开始工作。

  在剃头过程中还有很多规定,剃头师只需用剃刀挨着皇上的头皮,绝不允许用手按住“龙头”任何部位,所以说剃头师干活时手都是悬空状态。除此之外,剃头过程中还要屏住呼吸,否者口中的“污秽”之气会影响龙体,无论是剃头还是刮脸,只准顺刮。

  所以为了伺候好皇上,同时也为了自己的小命,剃头师傅都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以求精益究竟。即便是技艺炉火纯青,每次伺候完皇上,都是两腿发软,如虚脱了一般。

  所以说御用剃头师,绝对是高素质人才,除了技艺精湛,还要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他们或许是唯一能在皇帝头上“动刀”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