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益于湾区时代来临,南沙的城建、交通、配套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起来,南沙科技与创新常有,蓝天与海风同在,昔日荒滩成了如今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十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南沙教育配套从量的变化到质的飞跃,刚来南沙那时候公办学校也没有几家,现在,广州外国语学校、华附、广外附属、广大附属等学校相继落户南沙,这些都是目前最优质的学校。

我是安徽人,2004年大学毕业通过校招到南沙工作,现已生活在南沙16年。从工作、成家到养育儿女,南沙见证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我也见证了南沙一点一滴的变化。对我来说,这片土地就是第二故乡。

刚来南沙的时候,我的生活可谓是“一波三折”。因为我是销售岗位,出差时间很多,要在南沙坐中巴车去番禺市桥汽车站,从番禺再转车去流花路车站或者火车站,比较繁琐,出差的话有大半的时间要用在去广州中心城区的路上,顺畅的话坐车大概两个半小时,如果没赶上那趟车的话就要3个半小时。

彼时南沙还没修建地铁,民众出行以公交车为主,大多数公交车都是一个小时一班。为了上班方便,我也入手了一台“小绵羊”摩托车。

如今,南沙配套优质公交保障资源,已构建南沙至广州各区、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等地市的快捷公交线网。地铁4号线的开通,为当地居民出行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除了增加对外线路,南沙区内线网的优化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也在同步推进。现在路边的绿化建设起来了,会有树荫遮挡,南沙碧桂园旁的进港大道以前坑坑洼洼的,现在都修成沥青路了,车道变得越来越宽敞。

由于需要办暂住证的原因,我也感受了一番政务办理的繁琐。但是在南沙,可以实现网上申报和受理审批无缝隙衔接。前两年我去办居住证速度很快,当场就可以出证,这就是效率上的不同。

2004年的时候,我所在的公司在黄阁镇,由于交通不便利,我只能在镇5公里范围之内消费。现在能去的地方多了,昔日的采石坑,是如今的滨水生态公园凤凰湖;昔日的山海,是如今的黄山鲁森林公园、大岗十八罗汉山、上下横档岛的天宽地广;昔日的东涌镇,是如今美丽宜居的示范村庄……现在每到周末,我会带着小孩,一家人去爬爬大夫山、十八罗汉山等景点。

我也不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南沙教育配套从量的变化到质的飞跃,刚来南沙那时候公办学校也没有几家,现在,广州外国语学校、华附、广外附属、广大附属等学校相继落户南沙,这些都是目前最优质的学校。现在又增加了这么多国际名校,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可以实现“足不出区”读名校,觉得来南沙来对了!

随着众多重磅名校落户南沙,未来两三年将迎来名校投入使用的集中爆发期。对于我来说,最开始我把南沙当做一个打工点,在这里赚钱之后,还是要回去安徽。但自从在南沙买了房之后,我见证了南沙一步步发展,包括政府这几年对南沙基建的投入、引进外资和人才,南沙将是我未来一直生活的地方,我变成了真正的南沙人。

得益于湾区时代来临,南沙的城建、交通、配套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起来,南沙科技与创新常有,蓝天与海风同在,昔日荒滩成了如今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我希望南沙越来越好,对我来说,南沙是第二个家,对下一代来说,南沙就是他们第一个家。

【作者】黄瑞(南沙某企业业务经理)

【整理】柳时强

【作者】 柳时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