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一张体式图的时候,

下意识的会去找图中的错误,

这样真的好吗?

体式一定要做对吗?

瑜伽初学者,在学习瑜伽的初级阶段,由于还没建立对身体的觉知,对瑜伽体式的正位,力的走向还不能很好的把握,在练习体式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误。但是练习一段时间的瑜伽练习者就很容易走进体式盲区,以为的追求体式而忘了其他。所以判断体式的正误固然是练习的必修课,但是懂得判断,又不沉迷其中才是关键。

若将这张图发给你,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呢?

重心前推,双脚没落地,弓背,核心无力;

双手没有很好的建立根基,

头颈部位没有很好的放松等等。

眼睛见到的大体就是这些,还有很多其他会出现的问题,比如有些同学会压肩,会塌腰,正确练习之后我们自认为已经很标准的其实恰恰不是。

这张图已经很标准了,但是如果仔细检查还是会有些需要纠正的地方。比如肩胛骨的力度不够,手臂的延展也有些欠缺,手脚其实不是很稳定。这里说的不稳定并非是没有力,而是很多人在进入下犬的时候双手双脚就像弹钢琴一样来回弹动,就像一个小动作,有时候我们觉得无伤大雅,其实这是一种身体或者内心不稳定的表现。

你看即使做到了大家认为的“到位”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可以说,可以调整。但是就算做不到上面这张图的样子,也是可以做到你当下能做到的样子。

当重心总是没有办法推送到双腿的时候可以借助椅子,这对于手臂无力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方式。可以找到脊背延展的感觉,也可以感受到脚后跟用力向下踩的感觉。

若是脚跟没有办法踩地,双腿的延展感不足,可以将脚跟下面加些辅助工具;如果头颈始终不能放松可以加一个抱枕,保证自己可以舒适的在这里停留。

任何体式都有简单的判断正误的方法,也都有降阶的辅助方式,初学之时我们习惯用正误来判断,但如果一直沉浸在正误当中,那么就会走向挑战体式的这一层,其实体式的判断要看身体是否能舒适的停留在体式当中。并且呼吸和意识能否集中在身体上面,去感受身体随着呼吸在体式当中的变化。

瑜伽体式其实没有严格的正误,正误是相对的。只要这个体式在练习的时候没有一些伤害身体的举动,我们不用太在意所谓的“正确”做法。因为每个人身体不同,所呈现的样子自然也不同。

猜你想读

们做最专业最有品质的内容,秒杀所有瑜伽号!

© 版权声明

© Yogalemon瑜伽群

聚集全国各地的瑜伽爱好者。加柠檬妹纸微信yogalemon2018,拉你入群哦!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