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000多双分装好的球鞋从扬中市发往白水县。很快,这些球鞋就能温暖孩子们的脚啦!

  全程参与球鞋分拣、打包的几十位志愿者中,潘国锋、谢香兰夫妻俩最为特别,因为他们是在扬中务工的白水人。错过了18公里暴走的他们得知有参与球鞋打包发货的志愿活动后,主动赶来帮忙打包,“前一晚加班把事情做了,第二天安心在这里打包。”

  球鞋发出后,从早忙到晚的谢香兰一点也不觉得累,内心只有感动和激动,她在朋友圈发了动态,“家乡的小朋友,运动鞋来了!”

  夫妻俩之所以这么激动,不仅因为他们是白水人,更因为曾经的他们也属于“被帮助者”。

  2006年,在白水打临工的潘国锋、谢香兰留意到扬中、白水劳务协作的招聘信息,夫妻俩当即报了名。很快,经白水人社部门的推荐,两人顺利来到扬中,并被安排到中电电气就业。初来时,夫妻俩并未做久留扬中的准备,“当初就想来这边打个两年的工,赚点钱把在家做生意欠的2万元债还了就回老家的。”未曾想后来的几件事,让夫妻俩下定了留在扬中的决心。

  夫妻俩告诉小编,他们当初刚到中电工作还不到一周,因急需用钱,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负责财务的一位领导,想先借笔钱。本以为领导会感到为难,结果对方二话没说就借给他们了,并以“私人借出的钱”为由拒绝了谢香兰提出的打借条提议。夫妻俩当时还有点懵,毕竟双方真的还不熟。

  此后不久,潘国锋也因想尽快还债而想换到工资高的岗位上再次找到公司领导。在了解到夫妻俩的负债情况后,公司很快将潘国锋安排到了加工中心做切割工作,“当时那里可是工资发得最高的车间!”

  短短的时间内,夫妻俩就真切感受到了扬中人的热情,体会到诸多善意的他们觉得留在这里打工也挺不错的。之后两年他们就将女儿和儿子分别接到了扬中读书生活。那时候,夫妻俩拿着1000左右的月工资,挤在月租50元的小房间里,生活虽拮据,但却有了奔头。

  “只要你肯吃苦,生活就有希望。”夫妻俩吃苦耐劳、踏实做事,赚钱存钱,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就还掉了2万元的欠债。在卸下这副重担后,夫妻俩对未来越发地充满希望。

  在中电工作了3年左右,夫妻二人决定辞职单干。丈夫潘国锋凭借打工几年里学到的机床加工手艺进入了一家瓷砖店做事,而妻子则在超市找到了工作。相较于同期前往扬中却先后回家的一些老乡,彼时他夫妻二人在扬中的生活已算安稳了。这除了心里要有股吃苦的劲儿外,还要有股敢拼敢闯的劲儿,“当时日子步入正轨,但家里有老有小开销还是很大的,所以还是想着自己创业,多赚点钱。”

  2013年,夫妻俩投上全部家当,盘下一家瓷砖加工作坊,在扬中市人社部门的帮助下解决了场地租用问题,取名为佳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却面临着“小作坊不易受人信任”的困难,只有零星的几个客户。

  那时,他们一家子“清闲”度日,时间一长,妻子谢香兰对丈夫当初创业的决定产生了责怪,“从稳当到很不稳当的日子,心里是真的害怕。”埋头苦干的丈夫潘国锋当时也有些急了,但他心里仍笃定一个信念,“只要把东西做好,一定有识货的人。”

  事实证明,求精不求量做出来的东西确实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创业第二年,夫妻俩陆续接到了许多单子,“很多都是客户互相介绍的,他们都夸我们瓷砖处理的很不错,花式也漂亮!”夫妻俩语气透着骄傲和底气。小编了解到,他们公司2017年的年产值已达百万。

  夫妻俩自学CAD软件,学会了电脑绘图 ↓

  如今公司里虽有不少员工,但忙起来他们夫妻俩也会亲自上阵 ↓

  作品都很精细 ↓

  从最初的负债2万到如今的公司年产值百万,夫妻俩对自己的“逆袭”也感到不可思议。如今他们也加入了扬中的公益队伍,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成为助人者。

  “在继续做好小生意,扩大规模的同时,注意把各方面都做得更规范,稳中求好,等公司更稳定后我们就准备在扬中买套房定居下来!”(来源:微扬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