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广才和《天津诗人》的情怀

【编者按】在中国诗坛,有一个诗人和一份杂志,二者相依相守了整整八个年头。

诗人是罗广才,杂志是《天津诗人》。《天津诗人》因罗广才的执着而享誉诗坛;罗广才因《天津诗人》的坚守而让读者了解了什么才是诗,什么才是诗人。

今天,诗评媒转发罗广才写于去年的一篇旧文,字字真诚锥心……

让我们向罗广才致敬!向《天津诗人》致敬!

《天津诗人》,“七年不痒”

罗广才

创办、编辑《天津诗人》整整七个年头了,脑海里有多少语句滑过?有多少生意上的机缘错过?真的数不清了。从选题、征稿、约稿、选稿、改稿、跑设计印刷乃至落实刊物费用,基本都是我一个人。每一个步骤都是痛苦的,一环套一环,且周而复始。编稿的时候听不同的音乐,摆放不同的挂件和花卉,使自己尽量放松、平静。不提两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在电脑前形成的严重的颈椎病和肩周炎,更不提二百多万的钞票的投入,我只记得,我必须记得,每次刊物送到家里的时候,我从三楼平台挑选一米多高的带轱辘的垃圾桶,挑选盛有三分之一的垃圾的垃圾桶,铺好三层报纸,坐电梯拉到一楼,装上20包《天津诗人》,再坐电梯拉到三楼平台,然后再拉行十米到楼栋口,乘电梯拉到11楼,要拉上十余次。其中遇坎儿和坡道,或前腿蹬后退腿弓或身体向后稍稍倾斜。然后转天再如是几趟,拉到一楼送到邮局,约好亲朋六七人贴地址、信封封口交柜台邮寄.......

这七年,我是一口气一路走来。《天津诗人》出刊28期推出了6000多位汉语诗人的作品,向汉语诗坛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懂诗、爱诗、有创作潜力的诗人作品。杰出诗人代表之一的伊蕾大姐最近一提起她的近作《给妈妈》组诗,就一个劲地说:要感谢罗广才,我这么多年没写诗,这组诗是硬让他给逼出来的。

这七年,我阅读了数以十几万计的作品。我曾经和几位小说家讨论小说和诗,我说:小说家写个十万八万的字后,读者看不出作者是否“弱智”,但诗人则不同,两行之内读者就能准确评判该诗的“价值”。我总结出最单纯的读者的阅读标准:对方在好好说话,说话说的好。

每天在朋友圈或微信群看无数的人发无数的“诗”。我轻易不敢看。坦白的说:很多的所谓的诗像段子。我常说,如果把一些分行的“诗”不分行,以文章来品评,估计给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员审阅都会判不及格。有的“作品”视角很好,但还是抖小机灵,浅处说有的是虎头蛇尾,深处说大多数缺乏深度,更缺少读者品味的空间。看完一首诗,最起码能让读者在耳目一新的基础上,能够感动、流泪、振奋或深思。除此之外的分行仅仅是分了行而已。而且我固执的认为:好的诗歌从来就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在个人生命历程中精神世界最渴望表达的时候顺利“分娩”出来的。其实写诗就是说话:陈言务去!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一种,引人入胜是一种。无论哪一种,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真实的、不说不快的表达。尤其“身份写作”的一些诗写者,在某个领悟的卓越并不一定在诗歌创作上就得心应手。诗歌从来都是特殊气质的特殊产物。有的人写了一辈子诗歌,甚至著作等身,但真的和诗歌本身没有任何关系,最多是汉语新诗“合唱团的”的一个假嗓。真正的好诗歌应该是具有“广阔的精神背景,耸立的思想高度,独特的表达方式,鲜明的美学特征,非凡的个性驰求”等基本特征的。

我很赞成台湾《创世纪》诗杂志的“创作心态的四个要素”:沧桑之感、超越情怀、纯诗意向和边缘处境。所以我多次提示给《天津诗人》投稿的朋友一定注意:这是为后人在故纸堆里寻找经典提供史料的一份诗刊,缺乏“情感细腻,独特的视角,有神意,能够刻画出人性,体现生命的疼痛感”的作品请绕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不代表任何团体与个人。纯粹的诗人是向社会和历史发声的勇士,以心灵诉说见证伟大的人格。正如歌德所说:“要是只能表达自己那一点点主观感情,他是不配称为诗人的;只有当他驾驭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时候,他才是个诗人。这样,他就是永不衰竭的。”

诗人何为?有多少诗人真正深入到弱势群体、生态环境、分配不公等社会领域的内核,叩问并剖析这些问题,以家国情怀为民生代言?

雨果说:“任何诗人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反映镜,这就是观察,还有一个蓄存器,这便是热情;由此便从他们的脑海里产生那些巨大的发光的身影,这些身影将永恒地照彻黑暗的人类长城”。

我和诗友交流时,谈到我对诗歌的理解:没有技巧,诗像死水;不表达经验,像车没有方向盘;不打破传统的语言结构,像开败的花;太自我,像挠首弄姿的半老徐娘。

每期《天津诗人》问世后,我都很在意读者的反馈意见。赞誉听多了不是好事,怨声载道也不是好事。好在我一直在努力,对《天津诗人》所发的每一首诗的水准以及阅读延伸上严格把控和多渠道传播。我只是希望做到:当每一位读者喜读每期的《天津诗人》之后,会敬重我们的汉语新诗,会敬重我们的诗人。

今年是《天津诗人》走过的第七个年头,所谓“七年之痒”,但我可以自豪地说“七年不痒”。我想在中国对每位作者有稿必回复,且一个能每期修改15%左右作品的编辑恐怕是不多的,且这种修改是基本不破坏作者文字结构,只在减字、调整顺序等方面修改,不会伤害作者整体的构思。诗歌刊物并非诗的橱窗,而应像圣贤删诗而成的“藏馆”。

我没有公职,没有工资,我主持的《天津诗人》诗刊的办刊经费完全来自诗歌圈子以外的朋友们赞助,我个人的生活费、房贷、孩子的抚养费都是来自我每年的稿费、参加活动的嘉宾费和讲课费,每年最多的时候能有11万,最少的时候只有3.5万,我也算是“弱势群体”了。《天津诗人》诗刊自创刊之日起,都是由我私人的朋友解囊来维持,这些钱是血汗的钱,是环保的。银两留下,其他的不留。所以没有广告,没有商业色彩,非常纯粹的诗歌刊物。我说过:如果哪一天《天津诗人》诗刊办不下去了,唯一的原因就是罗广才的人性出现了问题。也感谢我的这些“非富即贵”的朋友们对我坚守的“信念”的认可和解囊。七年来,我的一些书画家朋友也加入了《天津诗人》“义工阵营”,赠送了很多艺术价值比较高的书画作品,这让我在土豪朋友们面前底气更足了:回赠书画作品给他们……

所以我非常感恩所有支持过《天津诗人》的朋友们,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不缺钱的,当对方资助你的时候,是因为那一刻,对方认为你比钱重要。

也许最终毁掉我们的,都是我们喜欢的,深深热愛的,执着坚持过的。“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说这句话的老舍一生好面子,最后也是为尊严而去。我也视面子如生命,所以我总能撑到最后。

七年,一晃就过去了,这流水的时光,原始的激情,滔天的抱负以及组稿、编稿、改稿、定稿、设计、校对、运输、邮寄等等编务和资金筹措等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具体事务,历历在目。其实办一本诗刊的理由和探索诗歌道路无关,也无法打破“诗歌发展的桎梏”,甚至所有的“挑战与创新”都徒劳无功。作为一份诗刊的创办人,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诗刊所承载的,能否与后世甚至两千年后的读者相遇,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再补充一下:还要秉持鲜活的文风、多元的自由、开放的诗歌立场,发现、培育、激励更多的爱诗者,以独立和自觉精神为时代和人民创作出反映社会的沧桑流变、人民的苦乐悲欢的“治世之音”,为持续营造和优化诗歌生态而努力。

《天津诗人》诗刊,将永远捍卫我们心灵的圣地,永远有着芦苇一样洁白的根,绿绿的叶,洁白的花,出水芙蓉一样永远保持着的诗的纯洁、素朴、淡雅、高贵、坚毅、神圣。像静静的芦苇荡,拒绝一切庸俗和浅薄,扶摇出圣洁的光芒。我也衷心地祝愿:我们的诗歌界像芦苇一样、在现代汉诗的滋生、甩绿、拔节、茁壮中,在诗坛碧绿间枝枝傲立、挺拔、浓郁。

时光没有皱褶,水一样地淌过。

总有记载时光的一群人,像桂树一样,香气柔和地通向春天。

《天津诗人》,满手芬芳,记录灵魂的风景,流水的声音。

2017年10月13日  于天津一番街寓所

作者简介:罗广才,1969年出生,祖籍河北衡水,《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京津冀诗歌联盟副主席、天津鲁藜研究会顾问。作品散见于《十月》《大家》《草原》《特区文学》等文学期刊和《中国新诗300首(1917—2012)》《中国诗歌精选300首》《读者》《书摘》等420余种选本和文摘报刊。著有诗集《诗恋》、散文集《难说再见》、诗文集《罗广才诗存》等多部。

(编辑本文时,略有删节)

《天津诗人》与你相约

《天津诗人》杂志是以地域命名,但超越地域,是属于汉语诗歌大概念的一本刊物。《天津诗人》,做中国最光荣的诗刊,是我们的追求。《天津诗人》立足天津,面向华语世界,全方位地展先当代汉语诗歌面貌,见证一线写作的探索与成果,推介诗歌新人不遗余力,是《天津诗人》诗刊的一贯宗旨。 《天津诗人》的发起及读者群

2011年1月,罗广才、王立夫、张春雷在天津创办了《天津诗人》诗刊,作为一本纯粹的诗歌刊物,一年四期。

《天津诗人》诗刊拥有中国最高端的读者群:每期均赠送中科院院士、有影响的文学和行业期刊主编和诗歌编辑国内优秀的诗人、评论家、省市作家协会主要负责人、现役的共和国部分将军、中央委员及以上官员、图书馆、大专院校的学者、教授、各省(市)社科院文研所、知名企业家

我们创造的奇迹

1、依靠自身力量,捍卫民间立场。

2、每期印量10000册,为中国文艺复兴的诗歌阵营吹响集结号。

3、一册在手,尽览汉语诗歌风云、发展状况与诗情呈现。

《天津诗人》

征订启事

《天津诗人》诗刊开本为大16开,一年四期,每期168个页码,定价30元,全年120元。

微信红包订阅方式

请加《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本人微信:13011300385,发120元定向红包后留言,告知地址、姓名、电话,将按季度寄每期《天津诗人》诗刊。

银行卡支付

银行卡号:6228 48002079 8933 311

中国农业银行

持卡人:罗广才

备注:通过银行汇款的读者,请在邮箱[email protected]留言,注明定的册数、地址、姓名电话。

建立了《天津诗人》诗刊2019订阅群,便于和订阅者相互的交流

为保证每一位订阅者能及时收到刊物,订阅2019年度《天津诗人》的订户将全部快递寄出(快递费由我方支付)。

欢迎转帖,感谢订阅,请让一本纯粹的诗刊存活在你路过的这个时代里。

诗评媒编辑部信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 河南有道律师事务所主任    马  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