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被人们称为“餐桌上的软黄金”,直至现今,在中国的国宴以及大型宴会中,鲍鱼都是榜上有名的,它肉质鲜美,营养极为丰富,而且更重要的是,100克鲍鱼中的脂肪含量仅为0.8克,就算是敞开了吃,也不会给体重造成过多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我国市场对鲍鱼的需求都是只增不减,中国对鲍鱼的这一旺盛的需求让一些优质鲍鱼主产区看到了牟利的希望,于是他们就打起了走私的主意。

南非作为优质鲍鱼的主产区之一,那里盛产一种边缘毛刺非常多的非鲍,因为个头大,品质高,非鲍在国际市场上颇受青睐。出于对生态的保护,南非对捕捞野生鲍鱼有着诸多严格的限制,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偷猎者和走私犯哪里会顾及这么多呢?

由于野生鲍鱼生长周期长,小鲍鱼大约需要13年才能产生下一代,偷猎者为了牟利,捕捉的大都是一些还未成年的鲍鱼。他们为了减轻重量,同时增加鲍鱼的捕捉数量,一旦在海底发现鲍鱼,他们直接就用螺丝刀把鲍鱼壳去掉了,那些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微微泛着白光的鲍鱼壳正是偷猎者留下的罪证。

在暴利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南非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鲍鱼的偷猎和走私当中,他们有的负责下海打捞,有的负责做中间商,更是有渔民的孩子为了从事鲍鱼偷猎和走私活动而辍学的。

每年南非约有4000吨鲍鱼被捕获,远远超过了政府的法定额度,其中不管是合法捕捞还是非法捕捞,有9成的鲍鱼都被运往我国香港地区,很多人贩卖一次鲍鱼挣到的钱比当地缉私警察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但因为鲍鱼数量骤减,南非每年都要损失6000万美元,为此,南非还警告称他们的损失是因为中国对鲍鱼有着大量需求导致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