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陂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人民好法官:石伟文

综合自南方网、信息时报

他只是一个偏远山村的一位普通的审判员、四级法官。今年11月27日他因患肝癌去世,年仅32岁。作为基层法庭的一名普通法官,他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为什么他的病情能牵动着成千上万人的心?他的去世能令当地成百上千的干部群众泪流满面?

他就是原梅州兴宁市人民法院黄陂法庭的审判员石伟文。一位生活艰辛、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法官。他从病发住院到去世仅有14天!

他送给妻子的生日礼物是一支不值两元钱的圆珠笔;儿子一个多月没吃猪肉,连什么味道都记不得了,可到了宝贝儿子的生日,他的礼物却是自己买膨化面粉亲手做的又硬又涩的“生日蛋糕”;妻子想照一张结婚周年纪念照,可他摸摸兜里,却仅有10元钱;妻子怀胎三月,下班后想让丈夫来接一下,可他却没心肝地继续他的工作,妻子左等右等,无助地抹着眼泪在刺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是一个个美丽得令人心碎的故事……

伤势:青年法官累倒在岗位

石伟文于1970年出生于广东梅州兴宁黄陂镇陶古村,1992年8月,他一毕业就来到离县城40多公里远的黄陂法庭工作,在基层一干就是10年。

2000年,石伟文在法院组织的体检中被发现患了肝炎,但一直带病坚持工作,经办了700多宗案件,无一错案。

2002年11月中旬,石伟文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他还告诉同事,要争取早日出院,不能拖累了大家。11月21日,石伟文被确诊为癌细胞全面扩散,最多只有10天生命,听到这个消息,石伟文对同事内疚地说,自己的病连累了大家,要大家操劳了。11月25日,石伟文已经奄奄一息,但还惦记着自己手中的案子分给同事了没有。11月27日,年仅32岁的石伟文带着对工作的牵挂和对亲人的眷恋,离开人世。

黄陂法庭的书记员王勇泪眼蒙目龙地对记者说,“石大哥是累死的,他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就在11月13日上午,石伟文还带着他一块去岗背镇,对一宗土地纠纷案进行现场拍照。几天来,石伟文觉得脚好像灌了铅似的,累得动也不想动,但为了办案,他已习惯忍受病痛。

其实,早在2000年,在法院组织体验时石伟文就获知自己得了肝炎,可他一直带病坚持工作。黄陂法庭每年所办案件名列兴宁法院各乡镇法庭前茅。为了工作,在石伟文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节假日概念,长期过度劳累,10年来从来未休过干部假,这也是其最后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

追忆:群众含泪细细说端详

为了寻找答案,记者想寻访几位当事人,但无论走到哪儿,都会被当地百姓团团围住,他们含泪细数石伟文的好处,哭声凄切而真实。

在陶古村,一位中年汉子面对记者泪如雨下,他名叫石新寿,外号“济公”,喜酗酒,脾气暴躁,每次喝酒后都要打老婆孩子。妻子不堪其扰,几次起诉要求离婚,石新寿把妻子领来的起诉状撕碎,并威胁说如果离婚就全家人同归于尽。1997年10月的一个晚上,夫妻之间的矛盾再次爆发。石新寿偷偷准备好2包炸药和10根雷管,上好导火索,并将预先准备好的20公斤汽油和5瓶煤气拿到楼梯底下。当晚,夫妻俩吵到凌晨3时,石新寿怒不可遏,警告妻子说再闹就共赴黄泉。黄菊英听罢,忙打电话向石伟文求救。石伟文闻说后,马上赶了过来,一直劝说到凌晨5时,石新寿才说出了雷管炸药所藏匿的地方,避免了家破人亡的惨剧。为了让这对积怨已深的夫妻和好,石伟文到他家调解不下30次,把嘴皮子都磨破了。如今,这对夫妇和好如初,生活安康。

法官图-石法官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没有石伟文,我们早已命赴黄泉了,老天真是不公平,那么好的人……”石新寿两口子声泪俱下。

黄陂镇司法所长石灵标是石伟文的生前好友,他对记者说:“临终前,伟文对我说:‘我没想到自己会病得这么严重,但实在没办法,一是家里没钱治病,二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看,最终把自己耽搁了’。”说着,石灵标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伟文的为人我十分清楚,他说没钱看病,是因为他廉洁奉公;没时间看病,是因为他一心扑在工作上。”

坚持:清贫中守住法官操守

石伟文的父母是普通农民,家境一直很困难,妻子没有固定工作,去年才在村委当了个临时的计育专干,每月工资150元,而他每月收入才800元。他上要照顾父母,下要照顾孩子。为了给父母看病,他欠下了5万多元债务。由于清贫,对自己得的肝炎,他也只能时断时续地找最便宜的草药治疗。

妻子炼冬红告诉记者,1995年,她嫁给了石伟文,当时石家只有1间老屋,别人家用来堆放杂物的木棚成了他们的新婚洞房。1998年,两个孩子出生,他们借钱盖了房子,但由于没钱装修,房子里还是空空的。为了勤俭持家,石伟文常常连几块钱的猪肉都不舍得买。

虽然生活如此艰难,可石伟文依然坚持着法官的操守,从不利用权力谋取私利,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夜寒不减元始意,薪薄毋敢法外情。”在他经办的700多宗案件中,没有1宗是错案。

两年前,石伟文的一位远方亲戚,因转包煤矿的事,发生经济纠纷,找到了他,但没想到,石伟文不但不帮忙,还主动向法庭提出回避申请。结果亲戚败了诉,便在背后抱怨石伟文不帮忙,胳膊往外拐。

哀思:300群众自发送葬

石伟文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但同时又是一个很重亲情的人。可一旦亲情和工作冲突,他总是选择工作。他的妻子炼东红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她怀孕时恰巧在黄陂镇一学校担任代课老师,为了省车钱,每天都要踩10多公里路的单车上下班。在她怀孕3个多月的时候,医生警告她,不能再踩单车了,否则会胎儿不保,她为此十分紧张。一个雨天的下午,她要求石伟文来接她,石伟文答应了,说办完案就去接,让她在校门口等。可她在凄风苦雨里等到天黑,也没见个人影,最后还是一个过路的学生家长看她可怜,拿摩托车把她载了回来。她回到家后,石伟文还在单位写判决书。后来,她忍不住抱怨,可石伟文说得也很简单:“法院人手少案子多,家里的事情你就多操心了。”

抱怨归抱怨,可当炼东红回忆起丈夫的细心和体贴时,依然一往情深。她说,去年她过生日,石伟文送了她一支很便宜的圆珠笔,但用彩纸细心地包扎着。当她开玩笑说他吝啬时,石伟文很郑重地说:“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礼轻情义重啊。”孩子的生日,石伟文也记得。因为生活艰辛,他舍不得花20多元钱买蛋糕,就在人家的指点下,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四不像的蛋糕,弄得孩子边吃边抱怨爸爸小气。

“孩子们不知道,他们吃到的是天下最好的蛋糕啊。我跟着他,虽然十分清贫,可很知足,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嫁给他。”炼东红说。

石伟文并不仅仅在法庭里忙。他还做着很多在别人看来是分外的事情:邻居老伯得了高血压,他半夜将人家送到医院,因抢救及时,才得以挽回老人的生命,邻家老太生活困难,他不顾自己的艰辛,每次都会送些钱过去———,他以一颗善良的心,温暖着周围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他的付出获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在他重病期间,很多群众为他上山采药,希望能有奇迹的发生。2002年11月29日,石伟文下葬,300多名群众自发在雨中为他送行,用泪水和他告别。(记者 李朝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