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拍摄@老饕小棒

上周,陪着几位上海过来的朋友喝了两天酒,酒劲上来之后,朋友们几乎难掩对成都的喜爱,直言放松了不少。你看大概在中国这么多城市之中,成都是不必细想,随时就可以买张机票抵达的地方,因为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在成都总能找到某种慰藉。

97年的时候,外公家还在东大街上。背靠大慈寺,穿过一个小型菜市场就是如今的太古里,傍晚饭后坐上街边的“耙耳朵”,穿过满是梧桐树的街道,三轮车的铃声,手中有弹珠的汽水,关不住潮湿味的小院木门...

李劼人先生曾在《死水微澜》中这么描述:“东大街是成都顶富庶的街道,凡是大绸缎铺,大匹头铺,大首饰铺,大皮货铺,以及各字号,以及贩卖苏、广杂货的水货,全都在东大街。所以在南北两门相距九里三分的成都城内,东大街真可成为首街。”

是的,即便是现在的东大街,也依然是传承城市文脉的商贾之地,只是实在有些无趣。

磨房街,藏在东大街深处,位于成都市中心地段的东南部,现属锦江区。关于这条老街的传说并不少,相传当年大慈寺兴盛时,这里曾经是大慈寺的磨房;也有一些说法是,老街的过去本身就有特别多的磨房,所以才叫磨房街...

图片来自:聪聪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无暇争论究竟哪个传说才是真身,我也只是日落时分路过这里,有幸看见成都最可爱的样子罢了。

-磨房街40号大院门口每天都来的“公婆饼”

-磨房街40号院子里橙黄色的墙漆

-打牌大概是四川人有趣的灵魂里最C位的板块

社区店的形式,早已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了。从东到西,成都大大小小的老社区里,几乎都藏着各式各样的小店。

兴许是基于年少于此的浓烈情感?

走至磨房街转角处,偶然撞见sunset的时刻,还是被一阵恒温舒适的色彩说服了,我得走进去看看。

:sunset位于磨房街56号,藏于东大街深处,却也算是直面太古里。老社区的居民、东大街附近的白领、每天都装着年轻人的太古里...不同的群体相同的视角,可能都会在sunset上演自己的故事。

图片拍摄@HB

日落时分依旧未曾追到日落景象的我,大概明白了成都对于色彩的喜好。随意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加急扫描了一圈sunset的室内空间。

微微泛黄的墙漆,藏在进门细节处的橘色sunset字样,自然不造作的花束,时不时飘来的食物香气,好品味的椅子和花瓶...是的,这里看起来很温暖。

图片拍摄@HB

-听说特别多人因为sunset的员工服都很想来打工

请不要小看体重三位数的女生。尊重一家以食物为核心的店,大概就是用尽全力的去吃。以下,是当日的我的“菜单”。

:从左到右分别是烟熏三文鱼塔帕斯、咖喱鸡饭、日式沙拉、百香果芒果炸鸡。

图片拍摄@HB

路上往来的多是附近下班后的白领,行色匆匆带着和我最初一般的疲惫;sunset附近的路边是正在吆喝的小贩,这是老社区里留下的最独特的“非遗”;谁做好了晚饭,谁正揣着手加速行走,谁在楼口攀谈...能透过咖啡店的窗户,看到这些动态的生活场景,莫名地感动。

:红布正街,与红布横街垂直相交,东南起红布正街、磨房街交会处;东北至下东大街。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sunset

HB,sunset合伙人之一。那日,碰巧他也在店,于是我的“记者”本职真身还是亮了出来...

“其他几位合伙人也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或许是因为对审美的追求或者表达,在某一时刻有了相同的想法。坐在一起聊天,一切都是很顺其自然的,sunset出现了。”

图片拍摄@HB

图片拍摄@小蛮

我问,为什么每个窗户看出去好像都是一幅画,弧形的窗像极了相机取景器?对方笑说,其实这在整个空间设计之初,就已是考虑进去的环节。店里呈现的所有,细致到座位的摆放,视觉所到之处都能看到不一样的画面。(不信你搜下sunset的官微,客人的拍图质量之高。)

-仔细观察店内的橙色元素特别多

:这把当天令我无比兴奋的椅子——Thonet餐椅。店内确有不少好品味的家居物件诸如Vitra、Normann等,喜好家居这口的朋友,可以当样板间来看了。图片拍摄@小蛮

“就如同这把椅子,我们当然不会刻意的告诉客人,你现在坐的椅子和你正在用的水杯,它来自哪里,价格是多少。我们希望将我们的审美落地在sunset,它呈现的就是一个整体,能够通过这个整体,去吸引在外面路过看见sunset的人进来体验,因为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店里的冰美式,是使用的户外杯装载。专供饮品的窗口搭配便携的饮品杯具,HB介绍道,这样的搭配,是为了方便骑行前来的客人,能在店外窗口点上一杯,拿在手里门口歇息小坐。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拍摄@HB

:sunset主理人之一的辣椒,因为职业的关系,经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背回来一箱又一箱的物件干脆就摆放在店里。

成都味的sunset

没有绝对“完成”的状态

“我觉得sunset是有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的。小到墙上的装置,大到展览区的主题变化,它是在成都的老社区里诞生的,同时也将扎根于此,所以我一直没有为店里拍官宣照,我认为现在绝不是‘完成’时。”

:店内有一个三角形的区域,考虑到客人坐在这里的感觉并不舒适,sunset干脆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小型展览区。近期的主题是“奶奶的农场”。展区的主题会做不定时的策划更换,是想借助这样的形式,与来到sunset的客人产生更多互动,不断传达新的理念。

-从别的食客照片里终于看到阳光洒在sunset的模样

其实,今年上半年的时候t+曾来过这里,那时这家店的名字是“三圣茶铺游牧店”,曾打造了一个盖碗咖啡的Pop-up Store快闪店。(点击链接-我们在“茶铺”点了一碗咖啡,并和老板摆了个龙门阵)盖碗茶杯里装着咖啡,整个创意就是来源于老成都的茶铺。

而现在,sunset选择在这里诞生。sunset取了三圣的谐音。以前的老辈子在这里喝茶、冲壳子怎样悠闲怎样来;现在是忙碌的年轻人,匆匆路过这里时,大可进来喝上一杯咖啡,放空片刻的自己。

基于这样的画面,也就诞生了日落时分的转角店。

图片拍摄@HB

图片拍摄@HB

是否会有同样的感受?在面对一家陌生店铺时,总是会在门外徘徊许久,走进去的第一感觉多少有些拘束。虽然是初次见面,好在sunset却从未带来这份不安。

坐在这里,放松地感受来自陌生环境的舒适,这份舒适或许是整个空间流露出的独特气质,亦或是要感谢面前这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和这份精致好味的小食...

嗯,这是来自生活的治愈没错了。

-本期福利-

☕️

文末留言讲述

“曾经治愈你的场景”

留言点赞数最高的第一位粉丝

将获得由sunset提供的

价值198元的双人下午茶一份

活动截止时间:11月9日中午12:00

#互动话题

“聊聊曾经治愈你的场景”

留言区和t+分享下

-本期编辑:老王-

“冷幽默制造狂”

未特别标注图片

均来自@FANsSTUDIO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至其他公众号

如需转载请后台疯狂Call获取内容授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