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印尼视角”可订阅哦!

从印尼外配身上

看见跨越国界的爱

2018-07-22 01:10

联合报 庄聪吉

医师(屏县潮州)

外配们把台湾当成自己的家。图为外配们与台湾“内政事务前负责人”叶俊荣共同品尝家乡美食。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个星期日参加东港外籍渔工义诊,由于患者大部分来自印尼,所以有位翻译全程配合我诊治;利用空档,我和她聊了起来。

「每次义诊都看到妳,常面带笑容,服务又亲切,真不简单!」我由衷称赞。「医师,你过奖了,他们是我的同乡,飘洋过海来台讨生活,能帮上一点忙,我也觉得高兴。」她谦虚回答。

我问她从哪来?「我本来住雅加达,父亲是位外烩厨师,收入不定又不丰,家中食指浩繁,所以我高中没毕业就嫁到高雄,希望赚些钱汇回老家补贴家用,没想到…」她深呼吸一口气继续说:「不久丈夫得了口腔癌,历经开刀三次,加上无数次电疗,没办法工作。」雪上加霜的是,一对儿女共骑机车前往医院探视父亲,途中惨遭车祸,女儿重伤进加护病房、儿子骨折开刀。

当时她独自照顾老迈公婆、罹病的先生与受伤的子女,一度万念俱灰。还好印尼的父母汇了点钱接济,嫁到马来西亚的大姊特地飞来台湾帮忙三个月;最重要的是,台湾有全民健保,减轻不少医疗支出;她白天在中介公司当翻译,晚上至补校进修中文,儿子半工半读,日子还算过得去。

「妳远嫁至此,人生地不熟,遭逢困境不回避,选择勇敢面对,真不简单!」感动之余,我竖起拇指赞叹。

「其实你们台湾人和善又乐于助人,我曾遇到不少贵人,默默在旁慰藉或金钱资助。感恩在心,为了回报,我每年都主动参与这类活动,发挥自己的专才,这次更带病愈的儿女一起来帮忙,顺便让他俩见习台湾人跨越国界的爱。」

她的另一半或许教育水平不高、经济状况不佳,但她把台湾当作自己的家,剧变来袭、勇于承担、无怨无悔、善用时间充实自己,融入当地社会,更懂得适时反馈,堪称外配中的楷模。

阿嬷将送安养院

印尼外佣的真心惹哭网友

2018-07-18 10:57

联合新闻网 综合报导

网友发现隔壁病床的看护暖心举动。图撷自爆废公社

期有网友在医院意外发现隔壁病床看护的暖心举动,一名外籍看护对插着鼻胃管的老奶奶无微不至的照料,虽然长辈已难以言语,但看护仍然会反覆说着「阿嬷要快点好起来」、「好起来就能回家了」,甚至她听闻到阿嬷要被送往安养院,还在旁默默啜泣并鼓励奶奶「妳一定要好好保重,一定要好起来。」

据文中指出,这名外籍看护十分温柔,日日夜夜陪着阿嬷,还不停替病人加油打气,即使对方从未回应也没关系,象是「阿嬷要加油」、「我们回家好不好呀」。原Po网友总是隔着布帘听到看护的鼓励,她表示「希望也能唤起大家多花心思,用实质行动照顾家人。」

某天晚上阿嬷的家人来了,并告诉看护他们决定要将阿嬷送到安养院。看护听完,不断询问安养院的护理人员数量、是否对病人悉心照料,十分担忧阿嬷进入安养院的状况。而家属则回应,等到阿嬷出院后,就不再需要看护照顾了。

阿嬷的家人离开后,这名看护语带哽咽不断的跟阿嬷说「我以后可能没有办法再照顾你了,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一定要好起来。」而原Po网友也表示,对于移工来说,照顾老人可能只是一份工作,她很常看到外佣一群人在聊天聊得很开心把老人晾在一旁,但这名外佣对阿嬷的照顾与关心,「就像在照顾自己亲人一般让人为之动容,希望以后阿嬷的家人也能像外佣一样细心的对待阿嬷。」

原Po将这段经历分享到《爆料公社》后,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感动,更觉得有些外籍看护真的很好,对工作十分用心,「跟我家邻居的外佣一样,每天下午都推着阿公出来晒太阳散步,照顾十几年的阿公走了…哭得比家人还要难过」、「我阿公去世的时候,外佣每天哭红了双眼,手摺着莲花,我们家都很感谢外佣这么用心的照顾阿公。」

(图/翻摄新周刊微博)

历史文章

一个伟大的城市 必须善待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台湾一组织为印尼外劳提供培训 有望回国能自行创业

基隆印尼街吃家乡味 这一刻,感觉离家好近

台湾新锐作家陈又津书写 印尼新二代家族迁徙的故事

数十万印尼移工的「网红妈妈」:我搞笑,是要你们看见自己笑起来多美

台湾首府大学印尼学生会举行Liwetan餐会

母代父职照顾2女 印尼新住民获选自强妈妈

印尼看护突在家产子 淡定自剪脐带惊呆雇主

印尼新二代 许蓝允亮眼成榜样

印尼移工、新住民欢庆穆斯林开斋日如台湾过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