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一段惨叫声的视频把我从幻想拉回了现实。

网友龙徒在微博上发出一段视频,写是来自“十三号室”的叫声,视频里只听见一名小孩撕心裂肺地惨叫,呼喊妈妈救命。

而十三号室,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永信的“电疗室”。

什么?杨教授不是凉了吗?

前两年微博博主“未消逝的青春 2015”把曝光临沂戒网中心曝光之后,网友、媒体沸沸扬扬地声讨杨教授,不是已经把戒网中心打没了吗?

没错,临沂四医马上就出来辟谣了:网戒中心已经在 2016 年关闭了,哭喊声来自一名精神发育迟缓的患儿。可是据称,杨永信还在负责精神卫生方面的工作。

就在上周,一名叫“为了有尊严的活着”的网友,再次讲述了当年网戒中心发生的故事。

这几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曾经戒网中心出来的网友曝光杨教授当年的所作所为。

要不是每位曝光者的口径都出奇的相似,我他妈都不信这种事发生在中国。

“十三号治疗室”在临沂四医的三楼,现在已经改名叫“青少年性格缺陷矫正中心”。

而每位“网瘾少年”来到临沂四医,都会这里上“第一课”。

没人会愿意来临沂网戒中心,更何况大家都知道里面有“杨教授”的情况下。

家长们大都是含糊其辞的说“带你去个地方”,又或者“临沂有一个亲戚得了重病,要去看一眼”

当你看到“戒网中心”几个大字,深感不妙时,一名医生跟你说,做个测试,如果没问题就能回家了。

这时候,我们都相信自己能自证没有网瘾,结束之后就能回家了。

刚一进门,7 个穿着迷彩服的男生一拥而上,把你摁倒床上,4 个人按腿,2 个人按手,1 个人按头。

放心吧,不管说些什么,只要父母给了钱了,你是免不了被电的。

医生拧下旋钮,剧痛冲进大脑,瞬间把你的理智冲垮,亲历者说“就好像古时候的死刑,给一枪就是死不了”。整整 3600 秒,这才是第一波。

无论是谁,在医生的逼问下都会屈服。

“我有网瘾,我错了,我想留下来治疗,放过我吧。”

但你会发现,留下来只是痛苦的开始。

新进来的学员,每人都要打一个月吊瓶,里面是什么根本不知道。另外,还要吃盐酸帕罗西丁片和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两种药片。

这两种药作为处方药,被用于治疗焦虑和抑郁症,而在这里,是独家的抗网瘾药物。

在这里采用纯军事化管理,你只能穿迷彩服,所有私人物品没收,为了防止自杀,手边不能接触任何铁制品。

早上 6 点起床跑步,跑步不齐加圈——也就是扣分,分扣完了就要被电。结束之后在走廊站军姿,军姿站不好加圈。

再之后是思想点评课,不要以为坐下就能舒服点了。

在这里上课,必须要保持军姿,离座位三分之二,不能靠椅背,每天上课时间四五个小时,没有水喝,不能说话,就算这样,每周都会有人坐得不正会被电击。

在点评课上,杨永信大搞个人崇拜,跟家长们吹嘘自己“拯救”过多少孩子。

不少家长在看到子女跟之前判若两人后,对杨永信心服口服,带着子女跪下感谢杨永信,甚至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这些人除了作为家长,还是杨教授的保镖,保护他出行,有孩子跑了,家长们出面抓人。

有人在微博“抹黑”杨叔了,家长们还会微博控评,这些都是义务帮助,因为杨叔拯救了他们的孩子。

在这里,规则多到难以想象。

除了明面上的军姿,桌子,卫生、作业问题,还有超过 100 条行为规范。

不能窃窃私语,叫交往过密,三人长期扎堆,会被怀疑是团伙,对家长少交一句“叔叔阿姨好”是没有礼貌,男女之间有一丁点交流,就是产生了好感,跟人甚至家长说方言,是有密谋可能性......

这里面,触犯了每一条都会被电。

因为这个仪器的存在,让里面的每个人都成了演员。

平时不能哭,哭是要被电的,多大都要忍着。在点评课上听见杨叔的事迹必须要哭,不哭就是抗拒改变,不能大笑,大笑是过于兴奋,也要被电。

被点名要电的学员,只要抱着杨叔的大腿痛哭流涕,就有可能免除电击。

这些事情无论是谁都觉得荒谬至极吧?

可是送他们过来的家长们不这么认为。

在 2009 年,柴静在央视做了一期叫《网瘾之戒》的调查节目,在节目里她问家长:“送孩子过来之前,就没想过这里是用暴力让孩子屈服的吗?”

家长是这么回答的:

这位家长后面还接了一句:“没想到没用暴力,就让孩子听话了。”

原来在他们眼里,听话大过一切,打游戏?只是不听话的一种表现罢了。

你看,不就是用 70 毫安的电流把你电个几分钟吗?

100 毫安才能电死人呢!

懂了吧?网瘾这东西谁都没法界定,但家长觉得你不听话了,那就是有网瘾了。

怎么办?

只要给杨叔钱(一个月 6000),就能帮孩子戒网瘾。

以后孩子再不听话,只要威胁他“再这样把你送到网瘾中心去!”保证以后都是爸妈的“乖孩子”。

什么都给你治好了,每天洗衣服、洗碗、晚上再帮我们捶背,任由家长们摆布。

网戒中心被改名为心理康复中心,当然还是换汤不换药。

杨叔甚至跟上潮流,跑到 B 站注册账号,投稿文章。(已经被封号了)

杨永信为什么还在?这我不知道。

不过学霸君倒是清楚,只要这些坏家长还在,没了杨永信,还有李永信、陈永信。

只是个循环罢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