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曾经招安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他曾经最喜欢别人叫他“武都头”,但是后来却成了坚决的反招安派,打虎英雄武都头也成了头戴铁界箍腰挂雪花镔铁双戒刀的武行者。其实武松这个“出家人”从头到尾都是假的,跟鲁智深正规受戒并得法号完全不同。但是武松后来并没有脱掉皂布直裰而换成英雄氅,是因为他对当时的社会已经完全失望,他的内心已经四大皆空唯有酒肉,与一般出家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胸中还燃烧着快意恩仇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豪情。在鲁智深杨志这两位原朝廷军官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武松也丢掉了“武都头”的身份,并跟鲁智深一样成了看破红尘和官场黑暗的坚定反招安派。

在宋江举办的重阳节菊花大会上,宋江释放出的招安试探气球,也就是那首“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曲子,被武松率先发难,一句“冷了弟兄们的心”就戳破了。黑旋风李逵一看武二哥发火,也跟着起哄,一脚踢翻了桌子,结果被宋江喝令推出斩首,而且真有几个小喽啰凑到跟前准备动手。这时候我们不能不感到奇怪:挑头闹事的明明是行者武松,李逵顶多算个没长脑子的从犯,宋江怎么来了个“首犯不问胁从必办”?如果宋江真的“公事公办”,那么他应该先拿武松开刀。但是宋江不但没有厉声斥责武松,反而先拍马屁然后耐心解释:“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结果话没说完就被鲁智深怼了回去。

这时候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宋江当时也喝大了,小圆眼睛一瞪黑脸一沉,喝令“将武松推出去砍了”,那么结果又会如何?我们分析一想当时的现场,就会得出一个结论:鲁智深不怒反笑,环顾四周后使个眼色,宋江就平展展地变成了一摊黑泥。那么鲁智深为什么会不怒反笑呢?因为他在权衡各方实力之后,是有理由发笑的:洒家等这个机会好久了。

在解释鲁智深为何不怒反笑之前,咱们先来看看宋江为什么敢对李逵喊打喊杀。大家都知道,李逵在梁山上是只有仇人没有朋友的,一听宋江要斩了李逵,估计美髯公朱仝和矮脚虎王英的刀子已经拔出半截了,而李逵原先的领导戴宗,可能早就一溜烟跑没影儿了。但是武松则不同,他不但是梁山上朋友最多的好汉之一,而且身后还站着一个庞然大物——身长八尺腰阔十围的花和尚鲁智深,这胖子不但是二龙山龙头老大,少华山桃花山也唯他马首是瞻,就连宋江的徒弟孔明孔亮,也欠着他天大的人情。

如果宋江喝令将武松推出斩首,首先一点可以肯定:没有哪一个小喽啰敢凑到跟前,因为武松腰间的雪花镔铁双戒刀已经“鸣啸的响”,胸中迸发的杀气,已经让武松周边的气温都下降了好几度。既然没有人敢上前动手,那么鲁智深就可以微笑着环顾四周分析现场局面了——在智真长老的调教下,鲁智深已经从莽汉变成了智者,谋定而后动是一个初级智者都会做的事情。

鲁智深淡定地端着酒碗挨个看去:少华山桃花山这十来个人只会帮着洒家;芒砀山那伙人原本就跟梁山有仇;憋屈在角落里的林冲也面露愤愤不平之色;阮氏三雄正拿眼光请示吴用;吴用目光闪烁游移不定若有所思;宋江的贴身保镖孔明孔亮,眼盯着自己的脚尖,根本就不敢看武松的眼睛。只有那个小李广花荣站到了宋江背后,手指轻动,在做着拉弓射箭的准备。那边抱着胳膊看热闹的玉麒麟卢俊义身后,浪子燕青已经拿出了手弩,可是眼角的余光却一直扫描着花荣。

至于那个梁山上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一下的入云龙公孙胜,还有那些眼高手低的朝廷军官,被鲁智深忽略了:一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逍遥派,一群是跟自己一样正规军出身瞧不起纹面小吏、却又被这小吏逼上梁山者,他们保持中立就已经算是对得起宋江了。权衡利弊之后鲁智深只会仰天长笑:今儿就是今儿了,想动我武二兄弟,先问问洒家这条混铁禅杖答不答应!

这样看来,即使宋江已经烂醉如泥,也会被吓得“酒都化作冷汗出了”。稍微清醒一点的宋江马上就会换上一副笑脸:我与武松兄弟玩笑作耍,我师不必当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