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热播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火爆蹿红朋友圈,反响热烈。怀着对靳东、陈道明男神的敬仰,忍不住也去追剧了。

说实在的,抛开亦舒的原著小说和剧中的小三、出轨等一些戏码外。内心还是有些许失望,失望不仅仅是电视剧制作的粗糙,还有对剧中罗子君式“全职妈妈”角色陈设的狐疑。

更有对此剧一出,一大波摇旗呼应“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女人要独立”的人,让全职妈妈焦灼不安的尴尬。

就目前的观感来看,剧中主旋律讲的是,全职妈妈罗子君被婚姻背叛后,是如何浴火重生变身职场精英。

按照这个剧情发展的话,这确实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励志片,但同时这也是一部暗涛汹涌的悲剧片,它在告诉女人:女人们啊!爱情不可靠,婚姻不可靠,最可靠的只有你自己。

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悲剧片啊!仿佛全职妈妈只有回归职场,人生才能得以翻盘,自我才能得以羽化成仙。

是的,不可否认,罗子君式挥霍无度、不思进取的全职妈妈确实存在,但那只是存在的少数啊!绝大多数的全职妈妈真的是这样吗?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那些全职妈妈:

哪一个不是在面对一地鸡毛的琐细生活中拼尽全力。

哪一个不是在屎尿屁的蓬头垢面中单打独斗。

哪一个不是7*24小时无休止的运转。

即使剧中挥霍无度,不思进取的罗子君,也在貌似无能的全职背后,承担着为人母的艰辛。

最为可笑和悲哀的是,在争取儿子平儿抚养权的官司上,取得成功关键性的依据,竟是前夫陈俊生三年里不到二十天的不加班和晚归。

这是多么令人颤抖和震惊的“三年不到二十天的不加班和晚归”,活脱脱就是标准的丧偶式育儿。

在中国,几乎大多数人不认为全职妈妈也是一种工作,有其责任和价值所在。全职妈妈高风险、不被重视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但事实上,很多“全职妈妈”的存在确实是家庭所需:

在老人帮不了,保姆贵且不放心的情况下,孩子该怎么办?

在竞争力日趋激烈的职场,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饭的情况下,孩子该怎么办?

面对这些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难道你要堂而皇之的说,选择做全职妈妈是因为要“靠老公吃饭”和“不独立不上进”吗?

当然,不可否认,我们周遭不乏随处可见有高阶事业、有可爱孩子和稳固家庭的女人,但那美丽背后的辛酸可能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即使是红透荧屏,在《诗词大会》和《朗读者》里那个妙语如珠的主持人董卿,也不能幸免。她在央视的《面对面》里谈到,初为人母,她所有的时间被孩子占据,人也变得琐碎与平庸,孩子的完全依赖,让她有千头万绪的忙乱和迷茫。

即使她说,在左右平衡后,我应该很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孩子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侯,对我有爱、有尊敬。

继而她以制片人的身份很快投身于《朗诵者》的筹建中去,经常是两到三周见不到孩子。

但是,我想在面对“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样一个境地,她多少还是会有所遗憾吧。

人生哪里有什么绝对完美和正确的选择啊,只不过你选择了光芒万丈的职场,我选择了默默无闻的家庭。

你可以赞赏那些事业有成、呼风唤雨的职场妈妈,但也请保留对那些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的认同和理解。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高知女性选择回归家庭,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有报道,日本80~90年代有高知妈妈全职养育孩子的社会风潮,而奠定了如今日本整体较高的国民素质的基础。

隔代育儿的弊端,你我心知肚明;而保姆带孩子不放心、缺乏有效监督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完善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全职妈妈解救了社会性问题。

现代女性的进化之快,是很多人所望尘莫及的,尤其是有了孩子后的女人更是如此。就连洞若观火、知识渊博的罗胖也在《奇葩说》中说,“女性在生完孩子的成长速度是男人拍马都追不上的”,他还坦言,自己亲眼所见爱人成长速度之快,包括安排事情的缜密度和思维的升级都让人惊讶。

我身边很多全职妈妈:不但把孩子照顾的很好,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在阳台种菜、种花、养狗,她们会DIY的酸奶冰棍、会烘焙、会摄影、会给孩子读绘本、会带孩子去博物馆······

还有一些全职妈妈,在社交媒体时代,更是在不断刷新我的认知:分享哺育经验、建立健身社群、定期做免费的微信分享课……

我身边有一个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带两娃的同时,学习温柔分娩,最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坊,向身边的即将成为妈妈的女性朋友们,分享温柔分娩的奥秘,还常常化身导乐的身份(“导乐”一词出自希腊文“Doula”。国外医学界惯常将有过生育经历、富有奉献精神和接生经验的女性称为“导乐”。)实地帮助那些分娩之痛的妈妈们。

她们不断颠覆着关于全职妈妈形只影单、无聊枯燥的形象,思维敏锐、视野宽广,总在不断冒出新的创意、新的点子。

一个全职妈妈的工作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的CEO,这位CEO要统筹规划家里一切事务,要兼备良好的智商和比较高的情商,而全职妈妈的用心、用爱,是普通CEO所无法媲美的。

也许在外界看来,全职妈妈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带出来的孩子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并无特殊之处。但对于身处在家庭中的孩子和孩子父亲以及她自己而言,这就是幸福和美满的人生。

这世界上有多少种幸福观,就会有多少种美。如何不放弃自我实现与自我成长、如何不把自我寄托在他人身上,这不仅仅只是全职妈妈的功课,这也是每个人需要花一生修炼的功课。

你发现没?实际上,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全职妈妈,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职场妈妈。即使你现在是光芒万丈的职场妈妈,也总有暂回家庭、整顿自我的时刻。即使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也有回归家庭的时刻。

身为女人,所谓完满,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做出了当下左右权衡后最好的选择。

全职妈妈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阶段的状态。它不是女人的宿命和归宿,也不用将此一时就当作一辈子。

所以,用不上对全职妈妈这样一个群体,带有有色眼镜,不用摇旗呐喊“女人要出去上班”云云。从容把握自己的生活,以及有做出选择的能力,这就很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