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双科技发布了国内互联网广告2018年无效流量白皮书,通过对2016—2018年的数据进行全面地监测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全年整体分析: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2018年无效曝光有所下降,但占比仍然高于 30%,无效点击与前两年基本相差不大。

2018年分季度趋势分析: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通过对数据的洞察发现无效曝光在第一季度较高,第二季度偏低,三、四季度趋于稳定。而无效点击方面,全年高峰同样出现在第一季度,达到了26.61%。

2018年分月趋势分析: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通过对数据的洞察我们发现6月和11月无效点击占比趋势呈现较为明显的波峰状态,而6月和11月分别有年中618和双11大型电商大促活动,各个广告主广告投放量都有所增加。

分媒体类型——无效曝光: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分媒体类型——无效点击: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重点分析了垂直、门户、视频以及网盟/DSP四个媒体类型,相较于2016年和2017年,2018年主要的4个媒体类型在无效点击方面,都有所下降。

细分行业——无效曝光: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以汽车、快消、互联网科技、消费电子4个行业数据为例,通过对数据的洞察我们发现无效曝光情况整体有小幅下降趋势,互联网科技行业有小幅上升。

细分行业——无效点击: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市场环境中汽车行业的无效占比约大于30%。得益于国双在无效流量的研究及努力,国双客户的无效点击占比都有所降低,汽车行业降幅超过5%。

分设备——无效曝光: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随着流量在不断向移动端迁移,移动端广告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对2016-2018年的分设备流量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目前移动端的无效曝光占比较低,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只是程度有一定减缓。

分设备——无效点击: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与无效曝光类似,无效点击也呈现出了类似的趋势,PC端占比虽高,但较上一年有小幅下降。而移动端却有了微弱的恶化。

OTT无效流量(C2S)

随着OTT广告市场的成熟,中国首个针对OTT广告市场的监测标准——《MMA中国无线营销联盟OTT广告监测标准》正式发布,这一标准是由MMA中国广告标准委员会委派 , 国双牵头联合OTT广告标准小组多家成员企业合作的结晶。

市场上对于OTT的监测方式中,SDK和C2S(Client-to-Server)API 比 S2S (Server-to-Server)API 更为安全、也更容易监测流量异常情况。所以,以下仅针对 C2S 监测模式的流量进行无效流量的分析。

2018 年智能电视总体 C2S 的流量中无效流量平均占比为 8.65%,分月占比如下图,总体呈现小幅上升趋势。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GIVT(常规无效流量)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2018 年,国内数字广告 GIVT(常规无效流量)平均占比为 2.01% 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国内OTT无效流量均比8.65%,数字广告常规无效流量整体上升

2018 年,国内数字广告 GIVT(常规无效流量)分设备占比 PC 端占比最高 2.35%,移动端 1.99%,智能电视端0.61%。

通过对数据的洞察发现 , 无效流量总体行业均值在 30% 左右,主要包含 GIVT 和 SIVT 两个部分,而 GIVT的占比均值在 2% 左右。

一方面是因为当前行业的黑名单量级还不足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黑产各类作弊的手段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明,简单常规的规则已经难以甄别出无效流量,需要更智能的技术手段有效判定出复杂无效流量。

2019亚太OTT/IPTV大会专题回顾

未来电视李鸣丨国广东方毛卫兵丨百视通程曦丨酷开网络封保成丨爱奇艺段有桥丨腾讯视频琚蓓蓓丨风行周灿丨DTS中国张晓明丨雷鸟科技李宏伟丨康佳互联网周波丨中财新媒体张宇霞丨山西云媒体王斌丨山东海看张晓刚丨索福瑞肖建兵丨华数传媒王亚夫丨互联网信息研究院曹三省丨新视家梁军丨康佳胡钦丨乐播投屏唐奕丨虹魔方赵亮丨路通网络朱志鹏丨普信文化彭颉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