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麦田管理,是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力争小麦多成穗、成大穗的有效措施。由于麦播以来,气温偏低,加之冻害的影响,部分麦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特别是个别春性品种受害较重。当前,小麦已经返青,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正是加强管理的重要时期。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加强对受冻麦田的管理,掀起以中耕、追肥、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春季麦田管理高潮,促进苗情转化,争取夏粮丰收。

  一、合理追肥

  要抓住当前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对受冻害麦田,要及早趁墒追肥,亩追尿素7—10公斤,能浇的麦田可先追肥后浇水,促苗尽快恢复生长。对生长瘦弱的三类麦田,在返青、拔节期,分二次追肥,每次亩追尿素5—7公斤。一般旱地缺肥麦田,在返青期追肥一次,亩追尿素7—10公斤。高产田在拔节后期追肥,促花增粒,每亩可追尿素7—12公斤。对底肥未施磷钾肥的麦田,可补追速效磷钾肥。

  二、中耕除草

  中耕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措施,它具有破除板结、增温保墒、促苗早发、消灭杂草的作用。全市麦田应普遍中耕1—2遍。对弱苗实行浅中耕,对旺苗实行深中耕,水浇地小麦浇后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同时对盖膜小麦要勤检查,发现大风揭膜,要及时盖好,使其真正发挥保墒增温作用。

  三、及时浇水

  要及早动手,利用一切水利设施,浇好返青、拔节、孕穗水。凡是未冬灌的二、三类麦田和冻害严重的麦田,应早浇返青水;对长势好、已经冬灌过的高产田可推迟到拔节后期,如孕穗、灌浆期土壤缺墒,还应浇好孕穗水、灌浆水。浇水时,要防止大水漫灌,特别是晚播弱苗,一定要小水浅浇,防止淤苗。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寒流来临前要抓紧浇水防冻。

  四、病虫防治

  春季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密切注意病虫发生动态,加强预测预报,备好药械,及时组织防治。当前部分麦田已有红蜘蛛、蚜虫、纹枯病、白粉病发生,应及早查清病情、虫情,把病虫消灭在点片发生阶段。3月上旬是防治纹枯病的适宜时期,对于病株率在15%以上的麦田,用12.5%的禾果利或15%的粉锈宁进行防治。3月下旬用40%的乐斯本、4.5%的高效氯氰菊酯、15%的粉锈宁,防治红蜘蛛、蚜虫、白粉病。4月底正值蚜虫迁飞高峰,可用10%的一遍净(吡虫啉)防治。

  智慧农业:中草药细辛育苗管理技术 产品价格咨询:400-689-695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摘自互联网,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另,本文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我要推广产品 QQ:1509550274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