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置顶我们,不错过每一次与美相遇的机会。

  —

  我是苏丽珍,带你寻找东方美。

  

  文 | 苏丽珍

  第13期

  春也,吐华;

  夏也,布叶;

  秋也,凋零;

  冬也,务实。

  天地万物有大美而不言,

  留给时间空间,

  和人类一个简易的模样。

  结在秋风里的黄叶,

  没有人知道它经过多少日月精华的雕琢;

  凋零在寒夜里的枯木,

  没有一种想象可以勾勒它纹路的深度

  读懂了自然语言的设计们,

  将此作为艺术创作的灵感。

  让自然肌理蜿蜒流转到家居、服饰设计上

  或沟壑纵深、或光滑平整;

  或斑驳破碎,或华美无边。

  融入自然语言的肌理,

  每一丝都有风霜雨露、日月星辰的重量。

  何为肌理?

  物体表面的一种纹路,

  有纵横交错、有高低不平、有厚重浑浊。

  可以不用手摸,

  只靠眼睛去看便能在内心产生某种感受。

  在服装面料上,肌理常与质感挂钩。

  不同的面料工艺、不同的材质,

  产生的肌理纹路不同,

  即质感不同。

  

  肌理光洁:锦

  有些肌理可以让静态的面料产生动感。

  比如,代表中国丝织物最高水平的云锦

  云锦,历来有“寸锦寸金”之称。

  触若冷月,视若黄金,

  穿在身上犹如身在柔软的云朵里,

  如天边云霞般瑰丽,灿烂夺目。

  ▲明代金锦纹样

  云锦历来是帝王制定用品,

  因其织法细致、纹样精美、配色典雅富丽

  是普通老百姓遥寄在生活之外的一个梦。

  到了后来,

  统治者们甚至用真金白银,织金夹银

  恨不得将天边晚霞柔织进去。

  清康熙、雍正年间

  云锦技艺与需求产量达到顶峰,

  秦淮河一畔,

  机户云集,机杼声声夜夜不绝。

  一匹一匹的云锦装点了一个朝代灿烂的脉路。

  ▲缠枝牡丹金宝地锦 清

  一件简单的妆花织物,

  花纹配色就可达到十几至三十几种颜色,

  而整体纹路结构却繁而不乱,多而不杂

  植物的根茎叶,一草一木,

  在古人智慧的眼和灵巧的手里,

  充满灵性,动静皆有自然之感。

  ▲周韵身着翠绿云锦礼服 出席64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到自然元素,

  很多人都会想到朴实简单。

  却不知道自然界蕴藏着无边的华美

  而与自然相依的古人,

  却能轻松发现自然的高贵典雅、富丽辉煌。

  因此才有庄重沉稳、织工精细、花纹浑厚优美,

  色彩如晚霞般瑰丽,

  质地坚实而触感又如月辉般缥缈的云锦诞生。

  ▲汉服布料-玉色仿明代曲水缠枝莲纹丝棉缎

  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不要遗弃。

  ——

  肌理疏松:褶裥

  层层叠叠,绵绵密密,

  纹路繁复却从不重叠,

  在漫无边际的空间里肆意流淌,

  却总有一个不变的方向。

  这便是褶裥带给人的感受。

  就像银杏叶的纹理。

  每一条纹路都有迹可循

  却又自由无边。

  疏疏落落中紧密有致。

  

  褶裥纹理,

  让普通的面料精美;

  让厚重的面料轻薄;

  让陈旧的面料充满新鲜感。

  褶裥,是取材于自然的衣饰,

  是平凡生活里盛放的花朵。

  肌理空透:镂空

  空空如也,

  丝丝牵连,

  共同勾勒出一份精美而脆弱的情结。

  就像深秋失去汁液的树叶,

  只剩经脉相连

  美成永恒。

  肌理,是面料的皮肤。

  也是自然的皮肤。

  它变化多端的组织结构里,

  深藏自然美学和自然智慧。

  或轻软疏松;

  或轻薄含烟;

  或粗糙斑驳;

  或厚重细密。

  千变万化的服装面料肌理,

  改变的不只是服装面料的平实无华,

  更是对波澜不惊的生活的点缀。

  在重复的日常里激起美的涟漪。

  

  而源于自然肌理的灵感,

  流淌在服装面料上。

  又为无华的时光增添了多少惊喜,

  让毫无知觉的日子变得多么丰富。

  后记 | 友人向我感慨,时间真快,一年就快要过去了。我深以为然,却不曾发觉似水流年的脚步,从来都是缓步前行。年年复年年,它都以一样的步调游走。只是它将不同的重量落向自然万物,就像植物的纹理,面料的肌理,或深刻或轻浅,痕迹总是会在。我们或许伤怀,但我们并不凋零。因为冬来临,归程就不远。

  愿你,跋涉千山万水,归来仍有当年风范。

  

  提到东方美,你会想到什么呢?旗袍、刺绣、瓷器、诗酒花茶...东方美似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象。但其实,它十分具体。神秘东方,千年华夏,人文精华,早已注入在我们的血脉里。只需要一个发现。

  

  ↓

  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赞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