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缺乏运动造成的亚健康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困扰,健身的概念便开始深入人心,人们花大把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个人健身事业中,在未来面对更多挑战的时候,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面对。

全民健身的时代已经到来。

很多健身场所里会设立瑜伽项目。瑜伽起源于印度,它不仅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瑜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世界广泛传播的一项身心锻炼修习法

很多初学者在练习完瑜伽后会产生肌肉酸痛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肌肉酸痛呢?

要想避免酸痛,首先我们得了解造成酸痛的诱因。

运动医学上将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分为两种,一种是运动后疼痛立即出现,但其消失也快,这种叫急性肌肉酸痛;另一种是运动后几小时,并伴有乏力,甚至会出现肌肉痉挛和抽搐,这种酸痛消失也缓慢,这种叫延迟性肌肉酸痛或运动后疲劳。

我们常说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后一种,即延迟性肌肉酸痛。肌肉酸痛与拉伤是有明显区别的。实际上,肌肉酸痛是一种正常的、积极的生理表现。人们往往在力量训练或一个不太适应 ( 运动量偏大或新的运动项目等 ) 的运动练习后,产生明显的肌肉酸痛和不适。而这些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当再次进行同样的运动时肌肉酸痛症状会明显减轻或不产生。而运动导致的肌肉拉伤就不同了,肌肉或韧带拉伤会造成骨骼肌大面积的病理性改变,如细胞变性、细胞坏死等等,不仅影响继续运动或训练,还可能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肌肉会酸痛?产生肌肉酸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乳酸堆积、肌肉痉挛、肌纤维或结缔组织损伤等其他原因。

运动后肌肉酸痛如何缓解症状?

静态伸展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痉挛肌肉的恢复。对酸痛局部进行静态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 2 分钟,然后休息 1 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种伸展练习有助缓解痉挛。拍打按摩:对酸痛局部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有助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

当然也可以进行自我放松治疗,一般以颈背、四肢为主,头部和胸腹为辅,具体手法是:

1、捶打腰背:双手握成空拳,轻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双肩、后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时,注意背部宜轻,下肢可偏重。

2、推拿腿部:从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内侧及前外侧反复推拿。

3、抖动双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松并抖动,同时可进行踝关节的上下左右环形活动。

4、分推印堂:用双手拇指从印堂穴(眉心)向左右分推至太阳穴,反复 8~10 次,每次之间停顿 5~10 秒钟,然后五指分开,由前额发际推擦至百会穴 5~6 次,反复操作 30 次,每次间隔 5~10 秒钟。

5、按揉胸腹:从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复 20 次;并从左至右环形推揉腹部,反复做 20 次。

6、热敷: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加速肌肉酸痛的缓解和恢复,尤其是配合轻微的伸展运动或按摩,将更能加速消除延迟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复正常。

怎样避免运动后肌肉酸痛:

1、热身运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就像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或低负荷的重量训练,将能使肌肉活动部位的关节放松,加速血液循环,并要适当地伸展活动肌群。

2、循序渐进:运动的负荷、运动的时间要采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渐增加,不要超过个人的能力范围。

3、避免离心性收缩:从事不熟悉或不常从事的运动型态,特别是从事反复离心肌肉收缩运动时,更容易发生肌肉酸痛的现象,所以应该避免离心性收缩的运动。

4、避免过度运动:不少人平时很少运动,偶尔运动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觉得 过瘾 ,这样难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运动的人要注意运动时适可而止。因为一次大量运动不但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对身体有害。

5、放松运动:从事激烈运动后的放松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配合活动部位的伸展,可促进循环,可有助于减缓甚至避免肌肉酸痛的发生。

6、规律性运动:运动贵在长期坚持,且有规律性,如此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身体耐受性,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

瑜伽,由吸气开始,呼气完毕。这是一个历程,也是一个轮回,如生活般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