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话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铁扇仙,一个是罗刹女,通过这两个关键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铁扇公主的形象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在该剧第十九出《铁扇凶威》中,出现了一位铁扇女妖,她便是铁扇公主的原型人物。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西游记》中妖精众多,但绝大部分的结局都非常悲惨,不是被打死就是被带走。然而,就在众多妖精之中,有一人的命运与众不同。尽管挡了唐僧西天取经的道儿,引来满天神佛的一路追杀,但最终却是仙界不要地府不收,反而将其释放,此人后来居然还通过自行修炼终成正果。这个人,便是第五十九回出场的铁扇公主。按照书中的相互关系,她与孙悟空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悟空也喊她一声嫂子。

铁扇公主这个艺术形象从何而来,这是读者颇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第五十九回孙悟空在翠云山与樵夫之间有一段对话,恰恰揭示了铁扇公主的来历。当时樵夫是这么说的:“这圣贤有这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故此称为铁扇仙。我这里人家用不着他,只知他叫做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

这句话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铁扇仙,一个是罗刹女,通过这两个关键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铁扇公主的形象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因为铁扇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物,而罗刹女则属于佛教文化。

在西游故事盛行的元明时期,有一位名叫杨景贤的杂剧作家创作出了一部共六本二十四出的杂剧《西游记》,这部著作也是后来吴承恩《西游记》的母本。在该剧第十九出《铁扇凶威》中,出现了一位铁扇女妖,她便是铁扇公主的原型人物。

不过,该剧中的铁扇女妖并非牛魔王的妻子,也不是红孩儿的母亲,原本是天庭掌管风神的神仙,因为醉酒与王母发生争执,不得不离开天庭来到铁嵯山。她的手中便是一把重达一千多斤、上有二十四骨的铁扇。

唐僧师徒途径火焰山被阻,孙悟空便找到铁扇女妖借扇。期间孙悟空言辞轻佻,引发铁扇女妖的不满,与其斗法,孙悟空无法取胜。后来经观音协助,请来了“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箕水豹、参水猿等水部神通”,这才制服了铁扇女妖,夺了铁扇,灭了火焰山的大火。这便是《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雏形。

小说中提到的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这则是佛教文化的产物。女罗刹,又称罗刹私,是印度神话中的恶魔,始见于《梨俱吠陀》,是恶人的代名词。而在佛教文化当中,女罗刹虽是恶鬼,但相貌俊美。而在佛经当中的罗刹女并非只有一个,而是有十人之多。

据《法华经》介绍:“尔时有罗刹女等,一名蓝婆、二名毗蓝婆、三名曲齿、四名华齿、五名黑齿、六名多发、七名无厌足、八名持璎珞、九名睾帝、十名夺一切众生精气”。这十名罗刹女,也是守护诵持《法华经》的侍女。

说完了铁扇公主的来历,再简单说说她在《西游记》中的形象。该书中的铁扇公主虽然是个妖精,但却充满了母性的光辉,智慧、宽容、奉献并重,尤其是对爱情的执着令人印象深刻,是个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
参考书籍:《西游记》、《铁扇凶威》、《法华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