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温馨的家庭、良好的家教、朴实的家风,不仅是人们心灵的港湾,更是人们前行的动力。回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有着良好的家风做积淀,我才能在部队兢兢业业的奉献。我家的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什么?这个问题我静心想了很久,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应该就是父母带给我们、教会我们的“勤劳”二字。

我的父母均出生于50年代,是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闽南农民。自打我记事起,父母忙忙碌碌下地干农活的身影就一直浮现在我眼前。当时家里比较穷,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务农。我们村当时是区里有名的蔬菜种植基地,村里大部分村民都以种植蔬菜为生。我们家有三块共约四亩半的耕地,分布在相隔近百米的不同区域。在我的印象中,无论刮风下雨,父母亲都起早贪黑,在那三块田地上辛勤耕耘。即使是在大夏天,父母亲也会在早晨四五点钟起床给我和弟弟做完早饭后,赶在毒辣的太阳出来之前,到地里干农活。中午简单午餐休憩打盹后,又去田里劳作了。看到父母有时忙不过来,我们兄弟俩便在放学后跑到田里帮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比如浇水、施肥、拔草、摘菜、搬菜,等等。此外,父母还让我们学着种菜。我对夏天种小白菜的经历印象特别深刻,至今仍记忆犹新,觉得非常有意思。小白菜相比其他蔬菜更好种植,只要确保水分充足,从播种到收获通常只需三四十天时间。一到放暑假,父母便会垦出一块地专门用来种小白菜,我们兄弟俩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挑水、浇水、拔草、施肥。待假期快结束,小白菜也成熟了,卖菜所得的钱就可用于添补学费。这一方面让我们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体验到了父母的艰辛。

种地是靠天吃饭,最怕碰上自然灾害。以前,老家的防洪设施不是很完善,每年因为台风暴雨,防洪堤一侧都要发上一两次洪水,田地都被淹没了,庄稼也被糟蹋了。听着父母无奈的叹息,我们也懵懂地看出了生活的不易。我家种的大白菜长势特好,已经接近成熟,一次下暴雨,眼看着大白菜就要被打坏,父母赶紧冒雨到田里进行抢收,我和弟弟,还有叔叔和邻居都一起去帮忙,当时水已漫到膝盖,大家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经过一番艰辛努力,大白菜大部分都被抢收回家了。因为暴雨蔬菜损失惨重,第二天蔬菜市场上的菜品菜量不是很多,所以我家的大白菜乘势卖了个好价钱。父母对此颇为欣慰,我们也体会到了几番辛劳几分收获的道理!

蔬菜公司距家有四五公里,路上要经过一座连接镇上与城区的大桥,重建后现在叫笋江大桥。大桥上有个很长很陡的大斜坡,是菜农们经常要跨过的一座“大山”。碰上节假日或周末休息时,我就坐在三轮车的后座上,跟着父亲一起去卖菜,主要是协助父亲把满载的车子推上那大斜坡。印象中推有叶子的菜最吃力,如菠菜、小白菜、生菜等。因为在送菜的前一晚菜就要不断浸水,让菜叶充分吸收水分保持鲜嫩,所以每次经过这段路,架子车后面都会留下一条细细的水迹,印象特别深刻。尽管这样推起车来很吃力很费劲,但是蔬菜会更新鲜,更容易售出,虽然很辛苦,但是父亲还是非常乐意。跟着父亲去卖菜,除了帮忙推车是“因公”,我还有“因私”的成分,那就是能吃上一碗鲜美的泉州特色小吃——面线糊。为了“犒劳”我,父亲一般卖完菜后都会给我来上一碗,如果再配上一根刚炸的油条就更好不过了,那个味道至今让人难以忘怀,那种满足现在已经体验不到,但是那幅情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

“勤劳远比黄金可贵”。父母一辈子勤劳耕耘对我们人生路上的熏陶感染是润物无声的。如今我也已成家立业身为人父,如何传承家风,积蓄力量献身国防建设这个问题时常引起我的深思。其路漫漫,唯有躬身实践,唯有抱着一颗朴实勤劳之心做“耕耘者”才能对得起父母的培育和部队的教导。

(来源:人民武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