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能源汽车僵尸企业被清退,低速电动车的规范管理也被提上日程。

11月8日,工信部官网公布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低速电动车清理整顿工作,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加强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低速电动车的规范管理大幕拉开。

“如今看,‘升级一批’基本上没什么希望了,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规范一批’势在必行,《通知》可以看做‘规范一批’的开始。不过尚待标准尽快出台。”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通知》将推动低速电动车行业规范发展。

《通知》明确要开展低速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清理整顿。尽管一直没有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承认,但仍挡不住低速电动车的野蛮生长。

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仅山东省就生产低速电动车38.35万辆,同比增长15.13%。而去年全年,这个省的产量是75.6万辆。低速电动车已经达到了百万量级的市场,从绝对数量上甚至已经超过了有资质的新能源汽车。

因为没有牌照、缺乏监管,低速电动车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过去五年全国累计发生低速电动车事故达到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由低速电动车引发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增长,近三年年均分别增长23.3%和30.9%。

频发的交通安全事故,让有关部门不得不对低速电动车加以重视,“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管理思路成为共识。但是无论是规范还是淘汰都需要标准统一。而标准的难产,让低速电动车长期徘徊在野蛮生长的阶段。甚至出现借用《公告》许可或特种车辆生产许可名义超范围生产销售的现象。

《通知》明确要对这些现象进行整改,无照经营的要依法取缔查封

尽管低速电动车的产销量时有起伏,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仍让企业疯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发展也为低速电动车的发展开了绿灯,产能过剩现象很普遍。“低速电动车尤其是低端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王秉刚表示,希望《通知》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的要求能尽快从严落地,而且采取有利措施淘汰低端产能,让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通知》明确,各地人民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机动车辆生产销售相关法律法规,停止制定发布鼓励低速电动车发展相关政策,停止制定发布低速电动车准入条件,停止核准或备案低速电动车投资项目,停止新建低速电动车企业、扩建生产厂房等基建项目,停止新增低速电动车车型;已制定发布相关政策的地区,应立即停止执行,正在建设的项目要立即纠正,确保低速电动车产能不增长。

可以看出,严控新增产能责任主体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能否“牺牲”眼前利益,下大力气整改非常关键。对此,《中国汽车报》记者拨通业内一位知名地方汽车协会管理者电话,对方非常干脆的称“无可奉告”。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地方管理者对此次规范管理措施的一种拒绝态度。在经济利益面前,《通知》能有多大成效,可能还需要动真格的,而有效监管、查处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通知》也明确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制订在用低速电动车处置办法,研究设置一定时间的过渡期,通过置换、回购、鼓励报废等方式加速淘汰违规低速电动车在用产品。相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后续相关政策措施,并建立部际联动、部地联动和联合督导机制,制定考核评估办法,对落实要求成效显著的地区和部门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对不作为的追责问责。

无论是规范还是淘汰,都需要标准尽管出台。但是,低速电动车的标准究竟在哪里?什么时候出台似乎大家都不清楚。“标准制定走到哪一步了?这个我们都不清楚。”正如王秉刚所言,低速电动车要想规范发展,必须有法可以。我们还是不能免俗的再一次呼吁,希望标准缺位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以下为《通知》全文

文:王金玉编辑:李大鹏

爆料热线:

010-56002742;[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