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为参加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做

了充足准备,认真研提采购意向、组织所属企业、机构到会采购,积极配合招展工作,希望可以与参展企业共同拓展产业、贸易、投资、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展示中汽中心市场化、国际化形象,促进合作发展,实现开放共赢。

在进博会现场,中汽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于凯接受了《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

于凯

━ ━ ━ ━ ━

中国汽车报: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坚持开放合作,参与世界贸易扩大进口,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 于凯:

昨天看了一份统计,总书记在讲话中52次提到“开放”,此次进博会的召开本身就是我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的重大决策。我认为,坚持开放合作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适应,更好满足消费结构持续升级需要,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消费市场”转变。据行业机构统计,2016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9%;据经济学人和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21年我国消费市场将达6.1万亿美元,增量空间巨大,坚持开放合作将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扩大中国发展的“外溢效应”,带给世界以“中国机遇”。

二是与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正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趋势相适应,为我们更好整合全球资源带来便利。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变革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革,政府主导、要素投入、投资拉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将被改变,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2017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第22为,成为唯一与发达国家创新差距不断缩小的中等收入国家,坚持开放合作有助于中国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跨越发展,形成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中国汽车报:对汽车行业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于凯:

扩大开放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新时期重拾发展动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一招,犹如一条主线,将贯穿中国汽车产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始终,其对汽车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提高外商投资中国汽车产业的积极性,扩大产业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在推动主流外资车企在中国投资设厂、投放有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同时,也将促进中国品牌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并共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

二是有利于推进国企改革,形成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汽车类国企自主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提高国企自主发展的危机意识,倒逼国企加快自身体制机制改革,调动一切资源全力做优做强,以应对扩大开放形势下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

三是有利于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培育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将使更多全球领先的研发、设计、服务、配套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为我国汽车企业依托全球资源提升产品、体系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条件,加快转型升级发展。

中国汽车报:新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 于凯:

面对新的形势,我认为汽车产业应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创新中外合作模式,借势扩大开放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各企业要将视野从“产品本身”拓展到“产品全产业链条”,善用全球资源全方位打造国际核心竞争力。要与中外整零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联合采购、售后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创新合作模式,重点在新材料、核心装备、电子芯片等先进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究。

二是在国际资本向领先企业聚集趋势下找准自身发展定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各企业在做好核心业务同时,也要围绕价值链延伸业务、互联网创新业务和新业务模式不断探索,优化业务组合,在产业发展新形势下将自身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先企业。

三是在看到新兴领域发展同时不应忽视传统领域竞争力打造。按照行业机构的预测,到2020年纯内燃机汽车销量将达到顶点,但至2050年搭载内燃机车型仍然过半,对传统领域的持续改善始终是企业维系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应在新领域拓展和既有板块创新上有所兼顾。

中国汽车报:中汽中心在开放合作方面有哪些规划? 于凯:

1

在引进来方面

一是在肯定我国汽车产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产业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要加强与国外相关政府部门、智库和行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如SAE、日本经产省等),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先进的发展理念。

二是在现有合资公司运营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引入国外资本和管理经验。

三是继续引入国外知名专家、优秀技术人员,并不断扩大引进规模。(在检测试验、工程技术研发、大数据等领域)

四是继续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2

在走出去方面

一是不断推动中汽中心的国际化布局,在美日欧等汽车产业先进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在国外建立办事处,投资建设试验室等)

二是作为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UN/WP29中国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以及ISO、IEC等国际标准的国内归口管理单位,中汽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扩大中国在国际汽车标准协调中的影响力。

三是推动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

四是通过一系列的国际会议、论坛及活动,向世界发出中国汽车行业的声音。

文:陈萌编辑:吕彩霞

爆料热线:

010-56002742;[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