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楼有一些房间是办公室,以及其他用处的屋子,所以会在旁边贴一张纸,上面写着“学生止步”。

有一天,老师看到一个学生往那边走去,就制止了他,告诉他:那边学生不能去。

孩子天真地说:那上边不是写着可以去吗?

老师一愣,问:写了什么?

学生说:学生正步啊!

老师一看,“学生止步”,孩子读成了“学生正步”,忍俊不禁。

我想:学生萌萌的,真可爱啊!

因为一节公开课表现不错,老师买了糖果分给大家。要求:上课的时候不能吃,回家再吃。

老师知道小L同学比较馋,特意单独和他说:如果你能忍住上课不吃,下课后我再给你一颗糖。

结果……

上课的时候,老师带同学们到室外去做学习活动,小L同学最后一个出去。等到下课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拿出保管好的糖果,小L拿不出来,一看桌洞,只剩下糖纸了。

还是这节课发糖果。

小W同学因为不遵守纪律,老师开始的时候没给他发。后来小W就注意了自己的言行,于是老师打算给他一块糖。

老师准备的有2种糖果,一种是牛奶糖,一种是棒棒糖,在发糖果的时候,特意问了同学:谁牛奶过敏啊?就发给他棒棒糖。

一看老师要给他发糖了,小W同学很高兴,说“我牛奶过敏。”其实呢,他并是真的牛奶过敏,这么说是为了……你懂的!据老师说,还有好几个这样的同学,明明没事,却说自己过敏。

我想:生活这么好,小孩子还是跟小馋猫似的,真是可爱!

可是,为了想得到棒棒糖,就不说实话,这个现象,如果上升到品质问题,似小题大做了,但是不应该以小见大、引起重视吗?

小L就不能为了多得一块糖,而忍住不吃吗?克制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看来不够哦!所以学习上的听讲、写作业,也不能全力以赴!

一个课间,我正争分夺秒判作业,一个同学小Z来找我告状:老师,小L把我的本子都给画了!

我叫小L过来,询问事情经过,“是你画的吗?”

“不是。”小L斩钉截铁。

我又问小Z,你亲眼看到小L在你的本子上画的,是吗?

嗯,他点头。

我问小L:仔细想想,是你画的吗?

小L吞吞吐吐,“嗯,但是这本子不是小Z的!”

我说:先不管本子是谁的,这些是你画的吗?

嗯。

你为什么画呢?

嗯……这本子不是小Z的。

我说:这本子不是小Z的,是小A、小B的,是你自己的,就能在上面乱画了吗?

……

我想:我们总说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爱”的含义其实不仅仅是老师爱学生,是不是也应该包含:学生爱老师、同学爱同学、爱万事万物、爱护物品呢?

不管这本子是谁的,不是都应该爱惜吗?而这个小L同学,平时对自己的东西也不爱惜。

如果为了这个和家长谈,可能会被误解:老师就是事儿多。但其实,教育不就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吗?

课间,有同学来告状:老师,小J哭了!

我问:小J为什么哭了?

小J伤心地哭着说“我的鞋找不到了!”

奇怪了!你的鞋不是应该穿在你的脚上吗?怎么会找不到了呢?

他不说话了。

原来,上着课,小J就把鞋脱了,踩在脚下面(动作不大,老师没注意到)。旁边的同学看见了,捂着嘴偷笑。下了课,他肆无忌惮地脱了鞋,不知道干什么了,就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同学,趁他不注意,偷偷拿走了他的鞋,放到了别的同学椅子下面。他找不到了,那个同学自己也不知道。

还是这个小J,上着课就吐吐沫,吐到自己的尺子上,然后用尺子在自己的课桌上乱画。

吃午饭的时候,把自己咬过的馒头往同学的饭盒里放。

伸出舌头对着同学的脸,似乎下一秒就能亲上去。

唉,我听着都觉得……

关于他的这些情况,有的我告诉了他的爸爸,有的没有。为什么?因为每次和他爸爸说起这些,都是面无表情,答上“好的,我知道了”,就再无下文,也毫无效果。

或许,家长觉得这都不是事儿?

但是家长知不知道,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坐同桌呢?

有一天下课的时候,同学告诉我小Y哭了。

我找到他问:你怎么了?

他只是哭,摇头不说。

我又问:你没事吧?

他说没事。

我问他:没事你为什么哭呢?

他带着哭腔说:我困。

我不放心,继续问他:没有和同学发生争执吧?没有人惹你吧?

他再次摇头。

我只好说:那你晚上早点儿休息啊!

无独有偶。小H,有一天下午在课上睡着了,整整睡了一节课,直到打下课铃才被吵醒。

孩子是几点睡的觉?

能在课上睡着,能困得哭,这是得有多累?

家长们,咱就不能让孩子早点儿上床吗?

小S,有一段时间,整天往教室外面跑。下课铃刚刚响起,他“嗖”地一下就窜出去,转眼消失在教室门口。

早上来到,不进教室,而是躲在教室外面的角落里自己偷偷玩,也不知道一个人能玩什么。

有一次中午广播时间,全班同学都坐好了听广播,教室里安安静静,走廊里冷冷清清,只能听到广播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来。我正判着作业,忽然发现教室里少了一个人,仔细一看,原来是他。出去一找,果不其然,在老地方躲着呢!

还是这个同学,有一次站在我身边,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眼看着他身子往前一滑,一个趔趄,差一点儿摔倒。

我仔细回想,哦,原来他站的时候斜着身子,靠着墙,但是因为没有完全靠好,脚下又没有平稳地站好,所以滑了一下。

又有一次,上体育课出去站队,他刚从座位上站起来往教室外面走,就“扑通”一下摔倒了。好在孩子灵活,才没摔坏,自己一下就爬起来了,我看到了才放心。

我问他:你怎么好好的,摔倒了呢?

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注意,脚在桌子腿边绊了一下。

如果真的摔坏了,还不是又得找老师来问责呢?

在我看来,孩子连最基本的站立行走都没学好,因为不好好站,不好好走,才有摔倒的隐患。

可是,家长会重视吗?

相关文章